青年人患大腸癌比例攀升 大腸癌“鐘情”哪些人
腫瘤科進行的一項統計顯示,在近兩年中,該科每100名大腸癌患者中35歲以下的患者就有4~5人。青年人患大腸癌的比例不斷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
青年人患大腸癌特點有四:
一是早期發現少。青年人往往認為大腸癌是中老年病,或害怕、羞于檢查,許多患者癥狀持續很長時間才到醫院就診,確診時60%屬中晚期。
二是惡性程度高。在確診的青年人大腸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占多數,遠處轉移和區域淋巴結轉移發生率高,診斷時已有60%以上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
三是漏診多。一般青年大腸癌患者從有不適去醫院就診到被確診為5~15個月,漏診率高達70%,初期多被診斷為痔瘡、腸炎和腸蟲癥等。
四是手術切除率低,預后差。因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腫瘤轉移或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手術性差,有時甚至無法切除腫瘤,術后5年生存率不足30%。
大腸癌還“鐘情”哪些人
1、大腸息肉患者:息肉主要分為腺瘤性和增生(炎癥)性兩大類。已經確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個的息肉容易癌變,大腸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發生率比無腺瘤的要高5倍!尤其是直徑大于1厘米的大腺瘤危險性更大。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稱為“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必須摘除干凈以絕后患。即使去除后(包括手術切除)仍應警惕再發。炎性息肉癌變機會較小。
2、瘍性結腸炎患者: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癌變比常人高5~10倍,如在尚未成年時就發病,病變一直活動,范圍廣泛,病期在5年以上者,癌變危險性更大。
3、盆腔接受過放射治療者:多為卵巢、子宮癌患者,其直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直腸癌的發病多在放療10年之后,尤見于放療劑量較大的病人。
4、有腸癌家族史者:有家族史者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家族史者高3倍,可能與相同的飲食習慣有關。
5、膽囊切除者:行膽囊切除術以后及行近端小腸與遠端小腸吻合術后的病人,由于有毒性的次級膽酸直接進入結腸刺激腸黏膜,增加了患結腸腺瘤性息肉和癌的危險性。
6、從事某些職業者:如石棉加工業,紡織業工人。
遠離大腸癌要做到以下三點
1、定期檢查
檢查是每一個時候都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是容易發病人群,定期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疾病,尤其對于腸道的炎性疾病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定時的進行檢查,保證排便功能的正常,以免進一步蔓延。
2、改進飲食
日常應該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均衡食物營養,攝入充足的營養,攝入新鮮蔬果等富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類的食物,能夠達到營養的補充的效果,應該盡可能避免攝入過多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類的食物,以免由它們而產生的致癌物質,誘發疾病的出現。
3、鍛煉身體
這對于疾病的預防可是一個良好的事情,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保證排便的通暢,經常運動的人,不但看起來更年輕,而且不容易得癌癥,尤其是大腸癌,所以平時應該多運動,減少疾病。
(責任編輯:陸偉祥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肺部良性腫瘤是怎樣的一種病
2024-10-24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腸溶片 5 天后發現懷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術后的情況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貝地爾緩釋片效果怎樣,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宮頸癌手術能否吃奧福星
2024-10-24月經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無影響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