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致喉癌高發 煙民患喉癌幾率較普通人高39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深受喉癌的困擾,吳宇森、達格拉斯等名人都曾被報道患過喉癌,自古有“咽喉要塞”之說,“喉”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部位,一旦出現問題,對人生活將產生重大的影響。生活中哪些人群容易受喉癌“青睞”?日常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咽喉專科主任黃曉明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專訪中表示,喉癌的發病年齡主要在50-70歲,65-70歲為高發人群,多見于男性,日常造成喉癌的因素很多,其中吸煙是喉癌的主要誘因,吸煙的人群患喉癌的發病率比不吸煙的人群要高,高達3-39倍。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咽喉專科主任 黃曉明教授
吸煙是喉癌的一個主要誘因
煙民患喉癌幾率較普通人高39倍
“喉癌對人體是一個危害很大的惡性腫瘤,造成喉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如煙、酒。”黃曉明教授表示,吸煙是喉癌的一個主要誘因,其次是酗酒。飲酒如果跟吸煙同時進行會發生重疊作用導致喉癌。喉癌發病也跟HPV病毒感染有關,HPV又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16、18)型。喉癌發病還與癌前病變有關,癌前病變包括喉的乳頭狀瘤、喉角化癥、喉白斑等喉癌的前期病變,如果不進行干預處理的話,有些病人會進一步發展為喉癌。還有人認為,喉癌發病跟性激素水平有關,尤其是男性的雄性激素跟喉癌有一定的關系。
“喉癌的發病年齡主要在50-70歲,以65-70歲為高發,多見于男性。”黃曉明教授解釋,據統計,上海市腫瘤登記喉癌發病率為3/100000,遼寧省部分省市為5/100000,通常人群中,吸煙的人群患喉癌的發病率比不吸煙的人群要高,高達3-39倍。“臨床上確診為喉癌的病人如果是重度吸煙喉癌的患者,比不吸煙喉癌的患者死亡率要高達20倍。”黃曉明教授表示,吸煙時間越早越長,越小年齡吸煙,吸煙的量越多都跟喉癌的發生成正比例關系,(吸煙時間長短、年齡大小以及吸煙數量多少都跟喉癌的發生成正比),其中吸二手煙、女同志吸煙等都會誘發喉癌。喜歡飲酒的人群,也是喉癌發病的高危人群。
聲音嘶啞是喉癌最常見的一種癥狀
發現腫物建議做纖維喉鏡進一步活檢
“喉癌實際上沒有很典型癥狀,甚至說出現某個癥狀就一定是喉癌。臨床上,喉癌分為三種類型:聲門上型、聲門下型、化聲門型。具體分型不一樣,所謂的早期癥狀也不一樣。”黃曉明教授表示,聲音嘶啞是喉癌最常見的一個癥狀,其實聲音嘶啞往往是聲門型喉癌的早期癥狀,對于聲門上型喉癌,可能會有咽喉痛、咽喉異物感這些感受,當然發展到晚期也會引起聲音嘶啞。痰中有血,也可能由聲門上型喉癌引起。對于聲門下行喉癌,往往早期沒有什么癥狀,到晚期影響了聲帶活動(到了晚期會影響聲帶活動),才表現出有聲音嘶啞。黃曉明教授解釋,“除了這些癥狀以外,還有些病人像聲門上型喉癌,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初期可能只有一個頸部腫塊,當時并沒有出現聲嘶的其他癥狀,但是在檢查的時候除了檢查頸部以外,還要做耳鼻咽喉頭頸的專科的檢查,排查看看喉部有沒有腫瘤。”
患者到醫院后,常采用間接喉鏡、纖維喉鏡、動態喉鏡等這幾種方法進行篩查。黃曉明教授解釋,一般患者到醫院后,首先使用間接喉鏡,看看喉部上聲門有沒有長東西,如果有長東西,建議進一步做纖維喉鏡,在纖維喉鏡下看到有東西才做病理檢查,來幫助及時診斷是不是喉癌。另外,臨床上有些病人出現與喉炎重疊的聲嘶癥狀,咽反射敏感,檢查時可能看不到喉部,醫生也會建議病人去做一個纖維喉鏡,來排除有沒有患喉癌。現在纖維內鏡有一個NBI的技術,也就是窄帶成像技術,這種技術比普通纖維鏡能更好更早的診斷有沒有癌變。
另外,對喉的檢查還有一個動態喉鏡,動態喉鏡可以幫助我們鑒別癌前病變,是不是早期的癌,主要是通過聲帶的粘膜波來診斷。還有一些患者是聲門下長的,取活檢取不到,可能有時候這種病人甚至要在支撐喉鏡下切開來做活檢,必要時要做影像學檢查,看看聲門下別的地方有沒有腫物,來幫助我們指導取材,以便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早期喉癌 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晚期喉癌 5年生存率只能到30%左右
據黃曉明教授介紹,目前喉癌的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這兩種治療一般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化學治療是很難達到根治的目的,所以我們一般不推薦。對于早期的喉癌,尤其是一期的喉癌,不管是放療還是手術,它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一般在國內的大型醫療中心,對喉癌一二期的都可以采用手術的方式,如果是早期的可以用二氧化碳激光做手術,因為激光比較簡單病人恢復又快,放療一般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左右,而且放療有一些并發癥。但是放療的優點是相對的發音質量比較好。
早期的喉癌,可以采用激光手術或者喉的部分切除術等多種手術方法,不管哪種手術方法,這些病人治療完之后基本上都能保留喉的功能,這些患者大多數都能回歸社會,做正常的交流。只不過他有一些發音沒有正常人那么好,但是經過正規的治療,其實還是能夠取得比之前好很多的結果。“所以總體來講,喉癌治療后的五年生存率還是比較滿意,尤其是早期、中期效果也不錯,四期也就是晚期的治療效果,只達到30%左右的五年生存率。”黃曉明教授表示。
保證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防喉癌關鍵
不吸煙、不酗酒 保持好心態
黃曉明教授表示,喉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戒煙酒;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并最好吃容易消化的、富含抗氧化劑的新鮮食物;對于前喉手術后的病人,建議患者最好要學會自我護理,學會定期清洗喉管;此外,前喉切除的病人氣管的造口是在頸部,不像正常人是通過鼻腔有過濾作用直接就到外面,會很干燥,所以建議喉癌患者盡量在保持一定濕度的空氣中生活。同時,患者也可以適當買一些霧化的增濕機保持適度空氣。另外建議患者也要注意休息,調整好心態,盡量讓自己融入到社會。黃曉明教授提醒患者,定期到醫院復查,前兩年三個月復查一次,兩年以后可以半年到一年去復查一次。
“喉癌的預防目前主要還是要保證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黃曉明教授特別提到,具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吸煙(戒煙)、不喝酒,尤其是不酗酒。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遠離不潔的生活習慣,比如是導致HPV感染的不良行為。重視癌前病變的處理,診斷喉白斑,要盡量早干預治療,防止其發展成喉癌。此外,還要注意空氣污染,保持家里空氣的通風。當然平常注意休息,適當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跟心情對于預防疾病,不光是喉癌甚至別的疾病也是很有幫助。
專家資料介紹:
黃曉明,教授/主任醫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咽喉專科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于1999年至2000年在瑞典TumorBiologyandMicrobiologyCenter,KarolinskaInstitute從事1年的訪問學者研究。主要研究領域:鼻咽癌及頭頸腫瘤外科、頸部內鏡外科。
學術兼職: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頭頸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常務委員等,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雜志等多本專業雜志編委。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九五攻關課題之分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和科技計劃項目2項,廣東省醫學科學基金2項,中山大學5010臨床研究項目1項,已以第一/通訊作者于SCI收錄雜志發表論著16篇,共同主譯《頭頸部惡性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頸部內鏡外科學》受廣東省優秀科技專著出版基金資助(2013年)。曾獲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2項、中華醫學會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會議優秀論文二等獎1篇。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通訊員:王海芳)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