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癥狀當心子宮肌瘤 女人過三十要防4種瘤
近年來,生存環境狀況的惡化、女性工作壓力的增大、生活節奏加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子宮肌瘤患者呈年輕化趨勢,20%-30%患者為20歲出頭的女性,子宮肌瘤給她們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早期信號不可小視
子宮肌瘤患者會出現什么樣的癥狀及其輕重程度,主要與肌瘤的生長部位、生長速度、大小以及有沒有變性或合并其它疾病有關。如果女性出現下例5種情況,就需引起警惕,建議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1、月經改變:如果你的正常月經周期發生變化,經血量增多,經期延長及月經不規則時就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尋找原因。
2、疼痛: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大多數無疼痛感覺,但是還有少部分人在肌瘤發生感染或子宮變形后出現下腹部疼痛。
3、腫塊:在下腹部能摸到腫塊,特別在膀胱尿液充盈的情況下腫塊觸摸更明顯。
4、壓迫感:在子宮肌瘤的患者中,大部分人無任何感覺,然而,如果肌瘤位置較低,即使腫瘤不大,也可壓迫鄰近器官如膀胱而出現排尿困難;若壓迫直腸可能發生排便困難;如果壓迫的部位是輸尿管可能出現腰酸背痛等癥狀。
5、不孕:有少數子宮肌瘤可引起不孕,其原因是肌瘤導致子宮變形,因而影響受精卵的著床。
預防子宮肌瘤從生活細節入手
陳志遼提醒女性,應盡量維持良好的性生活規律,適時婚嫁、生兒育女。另外,女性要特別注意房事衛生,做好外陰清潔,防止感染,也可以減少患病的機會。
要預防子宮肌瘤,應注意飲食的結構,避免暴飲暴食和偏食挑食,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及五谷雜糧,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吃營養豐富的干果。在生活中要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多憂慮,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減少疾病侵入。
女人年過三十還要防這4種瘤
乳腺腫瘤。該病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發病率從20~25歲開始增加,45~50歲達高峰。六類女性相對高發:年長女性;月經初潮小于12歲,絕 經年齡大于55歲;僅生育一胎且生產年齡高于35歲或終身未育;一側患乳腺癌或曾做過乳房手術;絕經后肥胖;有乳腺癌家族史。建議這些人重視早期篩查,包 括彩色B超及X線鉬靶檢查,以及每月的自檢,以防癌變。建議30多歲的女性可以1~2年檢查1次,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檢查1次。
卵巢癌。卵巢癌早期患者癥狀一般較隱蔽,腹脹、尿頻、腹痛、絕經后再次來潮、食欲不振、直腸出血、胃脹氣都是其可能癥狀。如果女性存在上述癥 狀,并已持續兩周以上,最好去醫院做相應的篩查,包括腫瘤標志物、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等,以便早診早治。此外,最好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 飲食。
胃癌。由于愛吃熏烤、高鹽、辛辣食物,加上睡眠嚴重不足、飲食無規律、工作和心理壓力過大,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患上胃癌。如果出現上腹部不適、 心窩隱痛、食后有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應提高警惕。建議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 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患者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
大腸癌。我國每年新發大腸癌病例高達40萬,其中很多都是30~40歲的中年人。建議30歲以上的人,每年查次大便隱血,5年查次腸鏡,如果遇 到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大便帶血、黏液便等情況,要及時去醫院篩查。同時,多吃果蔬、魚類和全麥類食物,戒煙限酒,經常運動降低風險。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