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或是直腸癌先兆 直腸癌術后并發癥
瘙癢可以說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現象,但有調查發現,皮膚奇癢與內臟惡性腫瘤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可能是腫瘤細胞產生組織胺、蛋白內分解酶等生物活性物質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所引起的一種表現癥狀,是癌癥的一個先兆。
皮膚瘙癢或是直腸癌先兆!
前蘇聯學者夏波耶夫調查發現,患有直腸腫瘤的病人中,有50%可因腫瘤引起皮膚瘙癢;在15個腫瘤患者中,有3個人的癢出現在腫瘤發生的前幾個月,有1人的皮膚癢出現在腫瘤發現的前4年。
其實很多惡性腫瘤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伴有皮膚病變。而一些皮膚的異常現象,如瘙癢、紅斑、發黑、增厚等甚至會是癌癥早期的信號。腫瘤治療??漆t生指出,皮膚癥狀有時會是內臟惡性腫瘤的一個標記,搞清病因有助于腫瘤的早期診斷。
有專家指出,由腫瘤所導致的癢,與一般的癢是有區別的,它的特點是:平時無瘙癢史而突然發生頑固性的全身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變化,僅僅是難以忍受的劇癢;與氣候變化無關,用任何止癢藥物均無效。
直腸癌術后并發癥有哪些
1、疼痛:疼痛為直腸癌術后復發常見的初期癥狀,直腸癌術后復發時患者常常有會陰部下墜、骶部疼痛并放射至下肢。
2、腸梗阻:腫瘤增大可致腸腔狹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進而導致機械性腸梗阻。
3、腫塊:直腸癌術后復發患者,可在會陰部皮下捫及結節狀腫塊,質地較硬,并且可出現壓痛。
4、腸穿孔:臨床有典型的急腹癥表現,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X線平片見隔下新月狀游離氣體等,即可作出初步的診斷。
5、大便習慣改變及便血等:肛門指診是直腸癌術后復發的常用診斷方法。直腸癌術后復發的患者會伴有便血,或排便習慣的改變等。
還要懂得直腸癌與內痔的鑒別要點
痔瘡分為內痔與外痔,出血是痔瘡常見的癥狀之一,由于外痔可以直接看到,但內痔看不到,所以內痔的出血長與直腸癌相混淆,鑒別如下:
1、內痔出血常常不伴有疼痛(但如果合并感染,也會有肛門部跳痛),出血量不大時僅在糞便表面帶血,出血量大時,可以血流如注,顏色鮮紅。
2、直腸的位置較高,因而出血時也會在腸內保留一段時間,因此出血常為較暗的顏色,時常沒有糞便,僅排除一些膿血和粘液,可有里急后重感(即有便意,但卻排不出),而疼痛也多在直腸癌晚期出現。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