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頻便血者小心直腸癌 直腸癌的6種檢查方法
造口是因治療需要外科醫生在患者腹壁上所做的人為開口,并將一段腸管拉出翻轉縫于腹壁,俗稱“人工肛門”,是幫助那些因為腫瘤而切除肛門的人得以正常生活的一種手段。
不想因直腸癌而成為造口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預防了。有關專家表示,雖然直腸癌的病因還不是很明確,但跟飲食和遺傳有很大關系。在飲食方面,現在大家運動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比較多,這跟引起直腸癌有很大的關系。為此,建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吃青菜、水果,少吃肉,多運動。那么,腸癌該如何篩查?
如何及早發現直腸癌?
便血:是直腸癌最常見的癥狀,但常被患者所忽視或被誤診為痔瘡而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便血多為紅色或暗紅色,混有糞便之粘液血便,或膿血便,有時伴有血塊,壞死組織。上述癥狀是由于癌腫增殖后血運引起障礙,組織壞死糜爛,潰破感染,潰瘍形成的后果。
大便習慣改變:由于腫塊及其產生之分泌物,可產生腸道刺激癥狀,便意頻繁,排便不晝感,里急后重等癥狀,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膿血狀物,最初這些“假性腹瀉”現象多發生在清晨起床不久,稱晨起腹瀉(morning diarrhea)。以后次數逐漸增多,甚至晚間不能入睡,改變了往日大便習慣。
腸道狹窄及梗阻現象:癌腫繞腸壁周徑浸潤,使腸腔狹窄,尤在直腸乙結腸交界處,多為狹窄型硬癌,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直腸壺腹部癌,因多是潰瘍型,直甩壺腹部較寬闊,估計約1~2年左右才引起狹窄梗阻,大便形成變細,排便困難,便秘,引起腹部不適,氣脹及疼痛。由于糞便堆積,在梗阻上段乙結腸部位,有時在左下腹部,可捫及條索狀腫塊。
肛門疼痛及肛門失禁:直腸下段癌如浸潤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約肌則可引起肛門失禁,膿血便經常流出,污染內褲;癌腫感染或轉移,可引起腹股溝部淋巴結增大。
直腸癌的6種檢查方法
1、直腸指檢
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70%-79%的直腸癌患者于就診時,可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包塊;晚期可觸及腸腔狹窄包塊固定指套見含糞的污濁膿血。
2、直腸鏡檢
可窺見腫瘤大小形狀部位并可直接取組織作病檢。
3、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由于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避免誤診誤治,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以指導治療。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4、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后有價值,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于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手術或化學治療后CEA明顯降低,表示治療效果良好。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平。如手術后CEA下降至正常復又升高,常提示腫瘤復發。
5、氣鋇灌腸對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腸的多發癌灶,直腸癌的影像表現為:①結節狀充盈缺損,多在直腸的內側壁,圓形光滑或輕度分葉,局部腸壁僵硬,凹入。②菜花狀腫塊,較大,表面不平,分葉明顯,其底寬,腸壁僵硬。③不規則的環狀狹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斷,分界截然。④不規則的腔內龕影,三角形、長條形等,較淺,周圍環堤寬窄不均。⑤完全性腸梗阻,或腸套疊征象,阻塞近段有時難以顯示。應該注意的是,鋇灌腸的X線檢查有時無法顯示直腸病變,易讓人們產生無病變的錯覺。
6、B超檢查
對發現直腸腫瘤的病例,可進一步作直腸腔內B超。這是一項近年發展起來的無創檢查,其優點是可判斷直腸癌的浸潤深度及范圍,同時對淋巴結是否有轉移也有一定價值。肝臟B超尤為重要,以防直腸癌肝轉移的漏診。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此藥用于原發性肝癌輔助治療,使用時注
2024-10-24宮頸癌疫苗是否有接種
2024-10-24乳腺癌術后 3 年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術后能否繼續服用原有藥物
2024-10-24小金片對皮下脂肪瘤有治療作用嗎
2024-10-24補佳樂和黃體酮對乳腺結節等有何影響?
2024-10-24胃癌術后感覺惡心,服用樞丹有效嗎?
2024-10-24平消膠囊對抑制腫瘤生長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