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發病原因
在我國乳腺癌主要是一種中老年人的疾病,35~55歲之間為主要發病年齡。目前研究顯示,人體腫瘤的發生可能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導致,從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多存在以下幾個高危因素:
生育狀況
18歲前首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機會比將近30歲才生育者少4倍,30歲以后才首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風險比從未生育者還要大。一般認為,生育過1個孩子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沒有生育的婦女為少。
過度肥胖
女孩肥胖易性早熟,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禍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為脂肪堆積過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對乳腺組織產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
長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者
長期、大量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尤其是絕經后長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產品或人工合成雌激素藥物的女性,其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X線照射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長期接受X線照射,如在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因此要防止過多的暴露放射線,尤其是年輕未婚的婦女。
流產過多
正常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反復人工流產,或18歲以前多次做人工流產者,易引發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不良生活習慣
比較喜歡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喜歡吃油炸食品的人,患病率比較大。
有乳腺癌前病變史
患有原位小葉癌或非浸潤性導管癌者,發生濕潤性乳腺癌的機會明顯增加。臨床和統計資料表明,乳腺囊性病可能是致癌因素,在乳腺囊性病婦女中,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一般婦女大2.5~4倍。若囊性增生癥還伴有活躍的上皮細胞增生,則乳腺癌的發病率要比正常人大4~7倍。導管內乳頭狀瘤有癌變可能。罕見的乳頭狀瘤病也是一種癌前病變。
抑郁情緒
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悲哀憂傷、苦悶失望、急躁惱怒等抑郁情緒的女性,長期受不良情緒剌激,機體節律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進而導致內環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釋放的胸腺素減少,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對體內突變細胞的監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癌癥。
月經狀況
月經初潮愈早,將來患乳腺癌的機會愈大。初潮≥14歲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12歲以下者少20%。絕經愈晚,患乳腺癌的機會愈多。在55歲以上才絕經者,得乳腺癌的機會比50歲以下就絕經者多1倍。
個人乳腺癌史
一側乳腺癌經治療后,對側乳腺場變的機會比一般女性首次患乳腺癌的機會大5倍,尤其病理診斷為小葉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