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看上”年輕人 應做好規范化診斷與治療
近日,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患淋巴癌的消息成為廣大網友議論的熱點。
對于淋巴癌,公眾應該并不陌生。2008年7月原央視《新聞聯播》著名主播羅京被確診為淋巴癌,2009年6月5日,48歲的羅京永遠離開了觀眾;2009年3月14日,年僅32歲的大陸女演員李鈺,不幸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2009年4月6日,34歲的臺灣女歌手阿桑,因淋巴癌轉移至乳腺而病逝于臺北……現在李開復的患病更引起人們對淋巴癌的熱烈討論。淋巴瘤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疾病,哪些因素會導致淋巴癌發病,如何預防淋巴癌呢?
淋巴瘤是個什么樣的疾病
淋巴瘤是原發于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近年來,淋巴瘤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全球每9分鐘就有1個新發病例,而在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4.5萬人,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
淋巴細胞屬于血液細胞,增殖非??欤墉h境地影響也比較大,所以近幾年淋巴瘤的發病率上升很快,大概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因此該病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危害更為突出。
工作壓力大成為主要淋巴瘤誘因
目前淋巴瘤的發病率出現了不斷升高的趨勢,我國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年遞增率達到3%—5%,是所有惡性腫瘤中增長速度最快的。
淋巴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目前以30—45歲的中青年人為主,且以男性偏多。而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心理壓力大、工作壓力增加、生活不規律以及過度疲勞等都是淋巴瘤的發病誘因之一。
具體來說,淋巴瘤誘因有以下幾點:
家族聚集性:我們有時會看到這種現象,一個家庭里有多位親人發生腫瘤,有的是同一腫瘤,有的是不同的腫瘤,但這也說明,腫瘤確實存在家族聚集現象。這可能與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相似有關。因此,腫瘤患者的子女也應提高警惕,定期體檢。
化學因素:空氣污染,水源污染,食品污染,室內裝修污染等。同時,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人也容易發病,特別是接觸含苯類物質。
飲食的不均衡:現在有很多人微量元素如鋅,以及維生素的攝入不足,再加上長期大量的吃白米白面,肉類,而遠離了粗糧,蔬菜和水果,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從而導致免疫力低下,也是癌癥的發病原因之一。
病毒、細菌等感染:目前知道的有EB病毒,艾滋病病毒,幽門螺桿菌等。一些人感染病毒后,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導致發病,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得淋巴瘤的幾率就很高。
物理因素:即日常生活環境中到處可見的輻射,電腦、手機、電視機、微波爐、電磁爐等。臨床發現有一些低齡腫瘤患者中,具有長時間密集上網的經歷。
心理壓力:當今社會競爭愈加激烈,學習,工作,處理人際關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去應對,因此人們普遍壓力都很大,而長期下去必然造成一個心理上的緊張和焦慮。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很好的緩解,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發生淋巴瘤。
做好規范化診斷與治療
淋巴瘤并非絕癥,早診早治+標準規范+堅持不懈,完全可以獲得治愈。除了早發現、早確診之外,分型是否準確,首次治療是否規范,是決定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并最終得到治愈的關鍵。90%的淋巴瘤復發和轉移主要發生在頭5年內,因此,定期隨訪非常重要。
一般定義上來說,腫瘤的“治愈”概念與“5年無病生存率”相關。長期觀察發現,腫瘤患者完成治療后如果平穩度過第五個年頭,其存在腫瘤復發的幾率不到10%,此時可被認為已治愈?!?/p>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療、化療、放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目前,大部分淋巴瘤患者仍然首選化療。石遠凱指出,如果同時使用3—5種化學藥物聯合治療,可使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0%—8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40%—50%。而放療則能消除體內巨大腫塊和化療后的殘留腫塊。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