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抗癌效果佳 8大神奇的家常抗癌食物
癌癥,人人聞之喪膽的疾病,一般人都知道喝紅酒有助防癌,然而你是否知道,醬油的防癌效果比紅酒還神氣哦!根據國立新加坡大學的研究,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每天必用的調味料--醬油有防癌的作用,而且效果顯著喔!
醬油防癌效果比紅酒還神奇。雖然目前研究出醬油抗癌的效果相當不錯,可是醬油的鹽分含量高,也是現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脅,因此不妨適量取用低鹽醬油,盡量減低負面的影響。
這份研究指出,醬油、醬青中,含有消滅致癌物質的抗氧化成份,效果比維他命C高出10幾倍。研究人員發現只要一點點醬油和醬青,就能達到抑制致癌物質自由基的效果,等于喝了一杯紅酒一樣,奇妙的是,它能不斷消滅自由基,不像維他命C、E在消滅一定份量的自由基后就停止作用,它的抗氧化作用比紅酒高出10幾倍。每滴醬油在一分鐘內消滅的自由基,數量介于47~147個單位,紅酒則介于15~22個單位。
雖然目前研究出醬油抗癌的效果相當不錯,可是醬油的鹽分含量高,也是現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脅,因此不妨適量取用低鹽醬油,盡量減低負面的影響。
簡單的一瓶醬油就能防癌,可見,只要善于發現,生活中防癌的食物還是大把有的。以下幾種就是常見的神奇防癌食物:
杏仁
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苷,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機能,它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又不損傷正常細胞;苦杏仁干粉末主要成分為苯甲醛,它能抑制黃曲霉菌和雜色曲霉菌的生長。杏仁中的氫氰酸、苯甲酸、苦杏仁苷均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對腫瘤細胞有一定的選擇性——因腫瘤細胞內硫氰化酶較正常細胞少,對氫氰酸的解毒能力弱。杏仁可用于治療何杰金病、支氣管肺癌、食道癌、梭狀細胞肉瘤、精母細胞瘤、慢性髓性白血病、胸膜癌、惡性淋巴瘤、多發性直腸癌、乳腺癌并發骨轉移等。但用量必須嚴格控制,過量苦杏仁苷可致中毒。
西紅柿
西紅柿的營養非常豐富,每500克含蛋白質2~8克、脂肪1.4克、碳水化物9克、鈣38毫克、磷174毫克、鐵2毫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蘋果酸、檸檬酸及番茄紅素等,特別是其中所含的番茄紅素具有抗癌作用,可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
酸梅
酸梅果實含有蘋果酸、枸櫞酸、琥珀酸、β-谷甾醇、蠟酸、三萜酸等。近年來的研究證實,酸梅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輔助治療陰莖癌和子宮頸癌。
獼猴桃
獼猴桃中的大量維生素C可阻止或減少自由基的生成,對阻止癌癥的發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另外,維生素C還可促進干擾素的產生,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獼猴桃鮮果和果汁品可防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在體內生成,對預防消化道腫瘤有一定的作用。
核桃
核桃中所含的核桃茶醌及多糖可抑制癌細胞分裂的作用,有減輕癌癥疼痛和增進食欲之功效,能明顯地改善各種癌瘤的癥狀。
草莓
草莓中富含維生素C,可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產生,抑制癌細胞中某些酶的活性,可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消化道腫瘤。
防癌食物須懂得,致癌食物也要會辨別
1、腌制食品:咸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2、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后,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后,苯并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5、霉變物質: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變,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曲霉菌素。
6、隔夜熟白菜和酸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的亞硝酸胺。
7、檳榔: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8、反復燒開的水:反復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生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