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啟動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 5大癌主要診治方法
從日前舉行的2013年廣東省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獲悉,今年,廣東省將完成5萬名40歲~69歲戶籍常住人口5大類癌癥高危人群的評估,并從中篩選出1萬名癌癥高危人群進行臨床篩查,同時完成衛生經濟學評估。這5大類癌癥分別為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
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是我國于2012年啟動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該項目計劃用5年時間,在全國14個省(區、市)針對城市常見的5大類癌癥,開展篩查和早診早治。作為衛生部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開展省份,廣東省衛生廳制訂了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實施方案,明確由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和廣東省公共衛生研究院作為省級技術指導單位,充分發揮各自技術優勢和力量,為廣東省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選定廣州、深圳、佛山、中山和東莞5個城市作為首批篩查地區。目前,中山、東莞兩市已正式啟動人群篩查工作,其余3個城市也在積極籌備中。
肺癌
肺癌早期診斷的方法介紹
1、首先可以進行胸片正側位:支氣管肺癌分為中央型和周圍型。周圍型肺癌約占80%,中央型的早期診斷主要靠癌細胞學及支氣管鏡檢查,X線平片可顯示繼發的阻塞性改變。對于周圍型肺癌的早期發現X線平片具有重要作用。盡管有多種復雜、先進的影像技術,X線平片目前仍是肺癌首選的影像學方法。
2、而且也是可以選擇胸部CT:在發現病變方面,有的報告指出螺旋CT比X線平片對肺結節的顯示增強40%。由于此法X線量大及費用較高,尚不能作為常規體檢之用。還可以進行腦CT/核磁:肺癌易發生腦轉移,治療前應行腦部檢查明確診斷,核磁檢查優于CT。
3、還可以選擇進行骨掃描:3%肺癌患者以骨轉移為首發癥狀,約30%~40%的進展期患者會發生骨轉移。最常用的骨顯像技術是放射性核素骨掃描。骨掃描提示的陽性病灶,尤其是承重骨存在多發骨轉移的患者,應行CT和磁共振成像(MRI)進一步鑒別診斷。
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方法介紹
1、.漿細胞性乳腺炎
乳腺癌的診斷方式很多,一般漿細胞性乳腺炎經常會與乳腺癌相混淆,需要廣大女性患者多加注意,60%以上漿細胞性乳腺炎都是呈急性炎癥表現,腫塊大時皮膚可呈橘皮樣改變。40%的病人開始即為慢性炎癥,表現為乳暈旁腫塊,邊界不清,可有皮膚粘連和乳頭凹陷。
2、乳腺結核
乳腺結核也是一種女性比較常見的乳腺疾病,常會和其他女性乳腺疾病混淆,引起誤判,這種疾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倒致乳腺組織的慢性炎癥,局部表現為乳房內腫塊,腫塊質硬偏韌,部分區域可有囊性感。腫塊邊界有時不清楚,活動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無周期性。
3、活組織檢查
活組織檢查是乳腺癌確診的依據,早期乳腺癌由于癌灶較小而加大了活檢的難度。目前國內外所用的檢查方法包括空芯針穿刺活檢和手術切除活檢,以及真空泵輔助乳腺微創活檢。手術切除活檢雖然診斷較準確,但存在創傷及手術瘢痕等弊病,一般不作為首選。空芯針穿刺活檢因其微創、簡便而被廣泛采用,但在早期乳腺癌的診斷中因病灶一般較小,取材不易成功。近期開展的真空泵輔助乳腺微創活檢系統的應用可能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結直腸癌
1、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大便隱血試驗是結腸癌常用的篩查方法,操作簡便、無創,主要缺點是靈敏度低、特異性差。
2、結腸鏡檢查:結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最基本的診斷手段,也是發現早期結直腸癌的重要手段。
上消化道癌
上消化道癌早期診斷的方法介紹
1、纖維胃鏡檢查 可以檢查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粘膜的病變,有條件的單位能在急性出血時進行,可直接窺見活動性出血病變的狀況和部位,通過活體組織學檢查大多可以明確診斷。大量實踐證明,在急性出血期內進行內窺鏡檢查是安全的,檢查距出血時間愈近,診斷陽性率愈高,只要操作熟練,應用得當,不會加重出血。檢查前用冰水洗胃,可使視野清晰。受檢者的血紅蛋白不應低于5g/dl,檢查期間給 予吸氧,以防發生心肌缺氧所致的嚴重并發癥。
2、X線鋇餐檢查 仍為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可以幫助確定出血的病因和定位。如用鋇劑和空氣雙對比造影更可以查出胃粘膜表淺病變或潰瘍,其診斷符合率與內窺鏡檢查相近似,并可起相互補充的作用。但鋇餐檢查不適用于急性活動性出血期間,僅應用于慢性出血或出血已停止病例的檢查。
3、選擇性血管造影 如果內窺鏡檢和鋇餐檢查仍不能確定出血病因者,可作選擇性血管造影,經股動脈插管至腹腔動脈或腸系膜上動脈各分支內,注入造影劑,可以發現造影劑外溢、曲張靜脈、血管瘤、血管發育不良和動靜脈畸形等改變,可應用于急性出血期間的檢查。
肝癌
肝癌診斷的方法介紹
甲胎蛋白(AFP)檢測:
AFP是目前診斷肝細胞癌特異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具有相對專一性,在診斷、判斷療效、估計預后、預防復發中均有肯定的作用。
血液酶學檢查:
主要指γ-谷氨酰轉肽酶、鹼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的同功酶,測定值可明顯高于正常范圍,但因其缺乏特異性,多作為肝癌的輔助診斷檢查。
血管造影檢查:
血管造影檢查在肝癌的診斷中仍占一定地位,對2公分以下的小肝癌能更精確迅速地作出診斷,但因其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未被臨床廣泛應用。
CT檢查:
目前是肝癌診斷和鑒別診斷最重要的影像肝癌的檢查方法。用來觀察肝癌形態及血供狀況、肝癌的檢出、定性、分期以及肝癌治療后復查。而平掃價值有限,可用來觀察脂肪變、出血和碘油栓塞后沉積情況。增強掃描應視為常規,可行直接增強掃描,視情況需要加掃平掃。
B型超聲檢查:
B超檢查不僅可清楚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發現直徑2厘米甚至更小一些的病變,而且還具有操作簡便、費用低的特點,故是目前較好有定位價值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
MRI檢查:
MRI檢查是肝癌影像診斷的有力補充,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對脂肪肝、肝硬化背景下的肝癌檢出及定性、肝癌介入治療后腫瘤殘留及復發的判斷具有優勢。MRI平掃組織分辯率高,可對病變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增強掃描可了解腫瘤的血供情況,平掃與增強掃描結合更有助于肝癌的檢查診斷。
PET-CT:
該檢查是當前最先進的影像學設備,可以用于確診原發灶,還能發現全身轉移灶,尤其是在確定轉移灶方面,遠比CT等檢查有優勢。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