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后精液質量下降 醫生建議男性在25~35歲生育
2024年11月24日,2024人類精子庫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來自全國各地人類精子庫的專家討論并發布了《關于男性適齡生育、適時保存生育力的倡議書》,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男性生育健康,倡導適齡生育,適時考慮保存生育力,以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
男性初婚年齡逐年推遲 精液質量呈下降趨勢
當前,我國男性初婚與生育年齡呈推遲趨勢。《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數據顯示,男性平均初婚年齡已從2010年的24.9歲推遲至29.4歲。生育年齡在不斷推遲,有數據顯示,35歲以上初次生育的比例顯著增加。
與此同時,受不良生活方式、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男性精液質量呈現下降趨勢。全球研究顯示,精子數量和活力在過去幾十年間顯著下降,E Carlson等通過文獻檢索回顧性分析了1938-1991年間發表的61篇文章,總數14,947例男性精液質量參數,分析發現精子濃度已經下降了40%、精液體積下降了20%以上。我國學者分析了2008-2018年全國7家人類精子庫捐精志愿者的精液參數,發現精液量、精子總數、前向運動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態率隨時間變化而下降,反映出中國健康男性精液質量的下降趨勢。
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第八屆主任委員熊承良教授表示,近年來,部分人類精子庫捐精志愿者的合格率逐年下降,從2010年的約40%降至目前的約20%,個別地區甚至降至15%以下。“這些變化不僅影響個體的生育能力與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人口質量與社會的長遠發展。”
適齡生育孕育健康子代 生育力保存留住生育機會
與精液質量下降相應的是,不孕不育率的上升。有研究顯示,2007-2020年間,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
“近年來社會比較多關注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其實男性也有。有研究表明,男性年齡與精液量、精子總數、精子活力呈負相關。”廣東省生殖醫院副院長、廣東省人類精子庫主任張欣宗表示,建議男性在25~35歲生育。這一年齡段男性的精子質量最好,濃度高、活力強、受孕成功率高,此時生育不僅成功率高,還有利于子代健康。
一旦超過35歲,男性的精液量和精子總數、精子活力就會開始下降。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僅生育能力會受到影響,生育缺陷或疾病子女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加。高齡父親的子女患孤獨癥、精神分裂癥等疾病的風險較高。此外,高齡父親的精子DNA碎片率增加,可能導致胚胎發育異常,增加流產的風險。已有研究分析了男性年齡對輔助生育失敗的風險,認為男性40歲如同女性35歲一樣是“高危界限”。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除了提倡男性適齡生育外,張欣宗鼓勵男性適時進行生育力保存。男性生育力保存也稱自精保存,是一項成熟的技術,通過冷凍保存精子以備將來使用,是一種有效的生育保險手段。對因疾病、職業暴露、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影響生育能力的男性,以及暫時沒有生育計劃或因工作、學習等原因推遲生育的男性而言,生育力保存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幫助他們保留生育機會,還可以減少未來生育時的健康風險。
此外,專家們還強調,男性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這些都有助于提高生育質量。同時,科學規劃生育也是關鍵,避免因為生育年齡過大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通訊員:張璟 蔡佳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肝移植對膽囊是否存在影響?
2024-11-21肝移植對膽囊是否存在影響?
2024-11-21結腸癌晚期肝轉移消瘦腹痛如何應對
2024-11-21捐贈骨髓對捐贈者身體有無影響?
2024-11-21如何聯系進行骨髓捐獻
2024-11-21肝移植供體會影響生育嗎?
2024-11-21器官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及受體存活情況如
2024-11-21肝移植供體會影響生育嗎?
2024-11-21
熱門文章
男人“不行”怎么辦?可以試試這5個方法
2024-11-25為什么一胎很順利,二胎卻遲遲懷不上?
2024-11-18精子存活率低怎么辦?這些影響因素要牢記!
2024-11-15精子量少怎么調理?專業指導助你提升精子數量
2024-11-14患了少精癥怎么辦?教你幾個方法來調理!
2024-11-11男性不育癥治療是場耐力賽 為何男性不育的治療周期長?
2024-10-14“石女”是什么意思?——一篇全面的醫學科普
2024-09-24石女究竟是何意思?探尋石女的文化與醫學交織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