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陽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兒科內分泌?浦魅 擅長診治兒童矮小癥、營養不良、兒童肥胖癥等疾病
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學生營養,也很重視給孩子進補,特別是在考試前。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是怎樣的呢?存在有哪些問題呢?家長給孩子進補方面又存在哪些誤區?
現在我國肥胖的孩子多不多?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現在每家都是只有一個孩子,整個社會的經濟也在迅速的發展,我們很多家長保健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家長們過多地關注孩子的營養狀況,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兒童肥胖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已經成為我國兒童營養方面一個非常突出的熱點。
怎樣才能讓“小胖墩”不這么多?有什么方法解決呢?
首先是家長的觀念非常重要,要盡量去學一些營養相關的知識,不要讓孩子長期進食高熱卡的東西。還有,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創造條件多去運動。比如說,能去走路上學就盡量不要坐車,能爬樓梯的就少去坐電梯。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孩子考試之前給孩子拼命去進補,希望補充一下體力跟腦力,這樣子對學生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分兩方面來考慮:適當補充營養是需要的,比如說喝牛奶、做一些營養比較豐富的湯類、肉類搭配合理一些,這個對孩子非常有益;但如果過度地進補,容易造成孩子胃腸功能的紊亂,可能發生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影響孩子正常發揮。
家庭醫生在線: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家庭醫生在線育兒新主張。本期育兒新主張請來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內分泌?聘敝魅瘟毫㈥柦淌冢o大家談談我國中小學生營養方面的問題。梁立陽主任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內分泌?浦魅,擅長診治兒童矮小癥、營養不良、兒童肥胖癥等疾病。梁主任,您好。
梁立陽: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家庭醫生在線:5月20日就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梁主任我想問一下,我國中小學生現在的營養狀況是怎么樣的呢?
梁立陽:應該講近幾年來我國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是比較樂觀的,這主要就是由于現在每家都是只有一個孩子,整個社會的經濟也在迅速的發展,我們很多家長保健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所以近年來我們的孩子整個營養體質,是比十幾二十年前有非常大幅的提高的。
家庭醫生在線:那現在肥胖或者很瘦小的孩子多不多呢?
梁立陽:這個也正好也我們近幾年來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也跟我們剛才講的那個背景非常相似。我們很多的家長變得過多地關注孩子的營養狀況,矯枉過正,導致我國兒童肥胖的發生率現在是逐年升高,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兒童營養方面的下一個非常突出的熱點了。
家庭醫生在線:那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是什么原因呢?
梁立陽: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呢,最主要的就是我們幾大原因:第一個是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我們知道近幾年經濟生活改善了很多,那么食品也是越來越豐富了,我們很多的孩子非常鐘情于洋快餐,喜歡吃熱卡非常高的一些食物。那么家長因為對孩子的一些疼愛,也沒有限制孩子進食這樣的東西,比如說油炸過的一些食品。那么這些高熱卡的這些東西,非常容易引起我們孩子脂肪儲集過多;第二個就是,我們的孩子現在運動是越來越少的,很多孩子放學以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玩游戲、看電視,戶外活動越來越少,戶外活動的空間也很少,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很難找到像我們十年二十年前,可以在操場上或者是在田野里奔跑的場地。那么這些都是促進孩子肥胖發生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
家庭醫生在線: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呢?
梁立陽:首先是家長的觀念非常重要。我們很多時候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不知道過度地給孩子吃東西對孩子長期是有影響的,所以呢,我們要求家長盡量去學一些營養相關的知識,不要讓孩子長期進食高熱卡的東西。因為現在的小胖墩,是我們以后很多病的先兆來的,比如說成年以后,可能他的糖尿病、動脈硬化甚至腦血管病的發生率,都比我們正常體重的孩子發生率高很多。還有一個,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創造條件多去運動。比如說我們經常主張,能去走路上學就盡量不要去坐車,能夠去爬樓梯的就少去坐電梯。每個星期六、星期天,盡量帶孩子多去做一些戶外運動,比如打球、溜冰、游泳,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一些消耗體能和強健體魄的運動,
家庭醫生在線: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孩子考試之前給孩子拼命去進補,希望補充一下體力跟腦力,那這樣子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梁立陽: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要分兩方面來考慮。孩子在考前的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因為他一些緊張的復習,的確是消耗了很大量的體力和腦力,那么這個時候適當補充是需要的。我們家長在給孩子的用餐上面多用心,搭配合理,適當地進食一些能夠給孩子提供一些更高熱卡的食物。比如說喝牛奶、做一些營養比較豐富的湯類、肉類搭配合理一些,這個對孩子,不管是從體能還是腦力上面,是非常有益的;那另一方面來講我們也不主張過度地進補,過度地進補的話,最常見的是容易造成孩子胃腸功能的紊亂,讓這個孩子的飲食結構突然地改變,他的腸胃可能不一定馬上適應得到,如果在考場上突然出現急性胃腸炎甚至是腹瀉,反而會影響孩子的一個發揮。如果是過度進食一些來歷不明的食品甚至是補品,那么也有可能發生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影響我們孩子一個正常的發揮。而且如果是過度地去關注,或吃一些不明原因的補品的話,其實會對孩子心理會有一個潛在的壓力的:覺得我的父母花了這么多錢去買這么多補品,如果我考不好,會不會很對不起我的爸爸媽媽。那么這樣的話心理的壓力太大也不利于孩子的發揮。所以醫學上我們醫生還是主張合理的飲食,越到考試前越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是比較好的。
家庭醫生在線:非常感謝梁主任參加我們本期家庭醫生在線育兒新主張節目,謝謝您。
梁立陽:謝謝大家。
編輯:方徽雯 主編:郎成林 監制:鄒蓮 設計:曾凌科 通訊員: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