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經常受手機輻射 寶寶易發多動癥
近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若經常被暴露于手機輻射之下,會影響后代的大腦發育,還可能會導致多動癥。
上述結論是研究人員基于對小鼠的研究后得出的,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15日出版的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雖然人們之前就知道胎兒紛繁暴露于手機輻射下會影響他們后來的發育,但這是人們第一次通過實驗來證實。” 論文作者之一的Hugh S. Taylor博士說。
在實驗期間,研究人員在“有身孕”的小鼠籠子上放置了一個處在“活躍”通話中的手機。對照組的小鼠籠子上也被放置了同樣的手機,不同的是,這些手機是已經報廢了的手機。
等這些小鼠腹中的胎兒長大之后,研究人員對它們的腦電活動進行了跟蹤監測,并對它們進行了一系列心理和行為測試。他們發現,胎兒時期被暴露于手機輻射之下的小鼠更加好動且記憶力不太好。Taylor認為,這種行為與胎兒時期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有關。
注意缺陷障礙癥(ADHD),俗稱多動癥,是一種與上述大腦區域的神經病理學有關的疾病,主要以注意力無法集中和過度好動為特征。
“我們已經證實,小鼠的這種類似ADHD的異常行為正是由其在媽媽子宮里時被暴露于手機輻射下所致。我們推測,近年來,人類兒童ADHD發病率上升,也許也應該歸咎于其胎兒時期所遭受的手機輻射。” Taylor說。
Taylor還說,我們需要進一步地對人進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這項發現背后的機理,并且要確定出一個孕期安全輻射量。無論如何,限制胎兒輻射量似乎已成為一件亟待解決的事情。
第一作者Tamir Aldad補充道:“小鼠的孕期僅有19天,并且其后代出生時的大腦遠沒有人類嬰兒發達,所以,我們還要進行很多后續研究,才能弄清楚這個結論是否對人類也適用。”
“在此次研究中,我們是用手機來模擬人類潛在的輻射風險,但是,我們后續的研究將會使用標準的電磁場發生器來代替手機,以便更精確地定義輻射水平。” Aldad說。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