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注定“遺傳”給寶寶的疾病
下一頁推薦閱讀:接吻鏡頭真的兒童不宜嗎?
科學家們發現,大約有250種疾病只在男性發病。如果你想生個健康的男孩,就先去醫院檢查自己身上有哪些病會遺傳給兒子吧。
隨著遺傳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發現3000多種遺傳病,其中大約有250種只在男性發病,女性沒有或很少患病。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人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1對(2條)是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染色體上攜帶決定人體各種性狀的基因5萬多個。如果基因發生變異,便可發生疾病,并能遺傳給后代。如果致病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則會出現伴性遺傳。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即叫X-連鎖或X-性連遺傳病。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胎兒在子宮里的可愛睡姿(圖)
只要一條X染色體攜有致病基因就可發病的稱為X—連鎖顯性遺傳病,這種病很少,男女均可發病。只有兩條X染色體上的同一位置都是致病基因才發病的稱作X-連鎖隱性遺傳病,這種病比較常見。
由于女性很難碰到兩條染色體同一位置都有致病的情況,一條X染色體致病基因往往可被另一條X染色體上的正常基因所掩蓋,故表現不出癥狀,但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與傳遞者。男性則不同,只有一條X染色體,若其上有致病基因,就沒有相應的正常基因可掩蓋,因而發病。
通常若母親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父親正常,則兒子中有二分之一可能是患者,女兒中有二分之一可能是致病基因攜帶者。這就是有些病只遺傳給男性的原因。像這種只遺傳給男性的疾病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疾病。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胎寶寶最怕媽媽10種行為
1、血友病
病人血中缺乏一種重要的凝血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如由各種原因造成創傷出血時,血液不能凝固,最終因出血過多而死亡。目前,這種蛋白質已可大量供應,從而大大減少了死亡率。
2、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多在4歲左右發病,一般不超過7歲。大腿肌肉萎縮,小腿變粗而無力,走路姿態似鴨子,幾年后逐漸癱瘓。多數病人在20歲左右死亡。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3、蠶豆病
蠶豆病 是因進食蠶豆而引起的一種急性溶血性貧血。因患者體內缺少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紅細胞膜的穩定性差。蠶豆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9歲以下兒童多見。一般食蠶豆后1—2天發病,輕者只要不再吃蠶豆,1周內即可自愈;重者嚴重貧血,皮膚變黃,肝脾腫大,尿呈醬油色;更嚴重者可死亡。據統計蠶豆病患者中90%為男性,有的人服用伯氨喹啉、阿司匹林、磺胺藥物等,出現溶血性貧血病,是同蠶豆病原因一樣的遺傳病。
4、紅綠色盲
由于這種病不會危及生命,故夫妻雙方同時帶有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多一些。這樣,下一代女性就有從父母各獲一條帶致病基因的X染色體的可能性,因而可表現出癥狀。但根據統計資料,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4倍。這種病可影響青年對職業與專業的選擇。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為趕入學末班車 準媽扎堆剖腹危害大
總之,目前尚缺乏對這類疾病的特效治療方法。因此只能立足于預防,堅決杜絕近親結婚。凡有這類遺傳病家族史或生育過患病子女的婦女,再次懷孕一定要做產前診斷,一般只保留女胎,以防患兒出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
當前,國外已可進行胎兒宮內診斷,從而可保留未患遺傳病的男胎。
有遺傳病家族史的青年,結婚前應去遺傳咨詢門診檢查,患有嚴重遺傳病的患者,不宜結婚生育,這樣于國于已均有利。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遺傳工程的飛速發展,開展遺傳病的基因治療,切掉致病基因,換上正常基因,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治療遺傳疾病的問題了。
- 非洲母親苦難的生育過程(圖)
- 震撼:實拍媽媽自然分娩全過程(圖)
- 9歲女童產子 性早熟惹的禍?
- 數數看,聰明寶寶的幾點征兆
- “看”出來的生男生女秘笈
- 寶寶第一口“奶”決定他的將來
- 五歲生子 世界最奇特的10個母親
- 楊瀾:千萬別做一個抱怨的媽媽
- 一次大便竟丟了腹中胎兒
- 20位明星千金誰會長成大美女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