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都該滿足嗎?
孩子有好奇心、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孩子的好奇心若是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挫傷孩子好奇的動力,有好奇是將來擁有創造力的必備條件,對于父母來說,怎么樣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就成了難題,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的好奇心會讓我們不耐煩。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對很多事物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可滿足他的要求之后,卻發現孩子沒過多久又不喜歡了。最讓家長感到為難的是,不滿足他吧,怕影響他興趣愛好的養成;滿足吧,孩子好像沒一樣能長期堅持。
“電視機為什么有顯示屏啊?手機為什么也有啊?為什么地鐵走著走著外邊就黑了?飛機為什么在天上飛不在地上走? 為什么會堵車?燃氣灶為什么會著火啊?”孩子的一連串“為什么”常常把爸爸媽媽搞得焦頭爛額,而且是問了一遍又一遍。爸爸媽媽解釋得口干舌燥,孩子仍沒有打住的意思。奶奶在旁邊很納悶:孩子為什么和我沒話啊?爸爸笑了:你懂得還沒有孩子懂得多,當然不問你了。
寶寶對事物發生了興趣,與其擔心寶寶毀壞物件,不如教給寶寶使用方法,滿足寶寶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也給了寶寶鍛煉的機會,有助于寶寶更好地積累生活經驗。所以,盡可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并做個和寶寶一樣好奇的父母,引導寶寶去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需要家長注意的是,別把孩子的好奇當成興趣。如果寶寶的好奇心僅僅停留在好奇的層面上,那么寶寶的好奇也僅僅是好奇而已。這就是為什么這個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創造力的人卻并不多的原因。
幼兒心理學家認為,中外幼兒在1歲半之前的好奇心多能得到滿足,而在1歲半之后,中外教育原則的差異性就逐漸表現出來——西方幼兒的好奇心仍然能得到無條件滿足,西方媽媽們往往不以成年人的思維方式與整潔要求來限制其探索性行為,哪怕這一行為會留下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現場”。 在中國,寶寶的“搗亂行為”常常會遭受打壓,后果是孩子會變得干凈整潔、循規蹈矩。但,他不再探索、好奇和發現。
所以說不管怎么樣,事情的好壞都是兩方面的,看我們更注重什么而已,但是適應社會應該是不變的準則,家長應該根據國內主流思想,然后添加一點點不同這樣。若是孩子太過于鶴立雞群了,那么即使是多么優秀的孩子,也會變得很迷惑。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