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課有助于寶寶大腦發育嗎?
近幾年,隨著各種國外早教理念的引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0~3歲的教育。于是,各種各樣的早期教育機構應運而生。不少寶寶從五六個月就開始“走”進“校園”,每周按時和爸爸媽媽去早教中心“上課”。然而,為什么要去早教機構?早教究竟是“拔苗助長”還是“點石成金”?很多家長自己也是“蒙查查”。
記者上周在網絡進行關于早教的調查,調查發現,有28%的家長帶孩子去過早教機構。有56%的家長表示,“去了早教機構后,對孩子的作用非常大。”至于去早教機構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什么?有72%的家長認為是智力開發潛能,看來早教對家長們吸引力主要就是為了讓孩子更聰明。
調查還發現,有96%的家長對于0-3歲孩子的發育特點知之甚少,只有4%的家長“非常了解”。可見,多數家長是抱著“人家的孩子去,我的孩子也要去”的心態,隨大流,上早教。
那么,早教的“科學性”到底在哪呢?越秀區婦幼保健院早期綜合發展中心和某國際早教機構的兩位專家作了回答。
媽媽問
寶寶該不該上早教
陽陽媽的困惑:陽陽今年一歲半了,身邊好幾個小朋友都上了早教班,陽陽媽媽最近也在尋思這事。可和家里人一商量,卻發現反對的人不少。陽陽爸爸說:“陽陽這么小,吃好玩好睡好就行了,等上了幼兒園自然有老師來教。上什么早教,簡直是多此一舉!”陽陽外婆也不樂意:“上早教那是騙錢,你們小時候沒怎么管過不也長大成才,現在有我在家里看著陽陽,去早教班花那個冤枉錢干嗎?”陽陽外公更是打趣說:“你不如把上早教的錢給我,我保準給你把陽陽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男子漢!”
為什么家人都不認可早教的好處呢?失落的陽陽媽媽想跟鄰居們取取經,卻發現他們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陽陽媽也越來越困惑了。
小然媽的困惑:2歲多的小然沉默寡言,還喜歡板著臉,完全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氣勢。父母為此沒少操心,也花了很多錢報早教班,希望糾正他的性格。可接連上了幾節課,小然的媽媽卻感覺不到有什么效果。“別的孩子都在教室中間玩,就小然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看著,老師說“跟著做游戲”他也沒反應。可能是早教班的課程不適合每個小孩子吧。從此以后,小然的早教課就再沒上過了。
專家談
早教“好在哪”
“早教絕對不單是讓孩子玩得開心。”越秀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綜合發展中心張建珺主任表示,3歲以前是小孩生理、心理發育的關鍵期,特別1歲以內的孩子大腦的可塑性很強,通過早期教育,給予良性信息,可以刺激大腦軸突的發育。腦細胞軸突多,孩子的反應就快,記憶、學習和語言發育都會增強。經過早教的孩子,體格和心理發育也比沒做過早教的孩子好得多。“譬如說經常游泳和撫觸,能促進腸胃吸收,孩子吃得好,睡得香,很少生病,自然生長就跟得上。還有嬰兒撫觸,能增進母子間的感情,使小孩建立依戀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親子園做游戲更是一種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孩子從中學習怎么融入人群,怎么和別人打交道,社交能力也會大大提升。”
張建珺說,以醫院為依托背景的早教,其專業性主要是在孩子每個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給予需要的刺激。“每個年齡階段我們都會對孩子進行個體的發育評估,從中判斷他們的運動、語言以及社交等各方面是否達到了應有的發育水平。沒達到的,要進一步尋找原因,給予相應的訓練計劃;達到的,可以適當地再往前走一點。”據介紹,發育評估很多時候能篩查出小孩大腦的損傷,醫生早期發現后早期干預,對損傷的恢復無疑是有利的。再者,醫生關于早教的指導還涉及孩子的氣質類型和營養狀況。像有些孩子很難帶,睡眠飲食沒有規律等,家長著急之下又打又罵,如果經過氣質分析,家長了解到孩子屬于“難養型”的氣質類型,更心平氣和地給予一些正面的積極的反應,這就是因材施教、揚長避短。至于小孩的營養夠不夠、身高體重正不正常等家長關心的問題,在醫院早教的過程中也能得到詳細的解答和指導。
來自某國際早教機構的兒童早期教育專家尚杰表示,早教的目的在于開發潛能。通過玩游戲來培養孩子的語言、認知、體能、音樂、感官、社交、人格,可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這種游戲的方式也更加適合孩子們。“我們一節課是45分鐘,通常會設計十幾個游戲環節,這一方面是考慮到3歲前的孩子專注力非常短暫,另一方面,因為不是每個孩子對所有的環節都感興趣,必須提供多一些選擇。”尚杰說,經過一段時間早教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很開朗,在樹立自信心、好學上進、親和友善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不過,早教的效果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家長的態度。家長很配合,會主動學習和引導的,并在家里也是按照同樣的方法帶孩子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出色;家長要是參與度不高,或始終持懷疑態度,孩子潛意識也會受影響,從而削弱他們對游戲的參與度以及和其他人的互動。
尚杰認為,撇開課程設置是否專業不說,上文所說的小然可能不是不喜歡早教,只是因為他的個性比較內向、敏感,這類孩子往往需要多一點時間去適應新環境。他需要先觀察再融入,所以看在媽媽眼里是“無動于衷”,實際上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觀察。如果家長參與度很高,并積極引導孩子,可能再堅持幾節課,等小然熟悉了這個環境,他就會慢慢地融入進來。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早教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而不少家長正是因為缺乏對兒童發展的正確認識,對早教的方法和目的也沒有深入地去了解,導致半途而廢或事與愿違。
作為生物個體,孩子乃至人類的發展是有大致規律可循的,比如:一般正常的嬰兒腦重量約為成人腦重量的25%,皮層面積是成人的42%,出生到1歲,大腦每天增1.7克;3歲時,大腦重量達到成人的75%。
血型對人的氣質、性格有影響,這是大家都接受的事實。血型的性格在幼兒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各有不同。
國外的幼兒教育看似都在輕松地玩耍,實際上大到愛護環境、親近自然,小到與人相處、動手動腦,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在不斷地學習。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