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 埋沒了孩子的聰穎
推薦閱讀:太聽話的寶寶難成才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長要做的應是:了解孩子的特點,理解他,創造適合他成長的環境。但是很多家長缺乏對孩子的正確理解和認識,用社會上統一的“成才標準”去要求孩子,結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長,還可能埋沒原本很聰明的孩子。
誤區一:孩子發呆就是有問題
如果媽媽看到孩子一個人坐在房間里,什么都沒做,只是看著窗外的天空發呆,一般都會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或者是在浪費時間。對此,鄒小兵認為,孩子發呆也是一種學習,盡管可能本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處于一種學習狀態中。
鄒小兵介紹說,學習分為“外顯性學習”和“內隱性學習”,前者表現為學習英語課程,學習某項技能等,后者則是一種無意識學習。他還說,其實,在我們覺得什么都沒想的時候,大腦也是在儲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識去努力地實行而已。
因此,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個性、氣質特色,順其自然,讓他們的天性得以發展,創造適合他們自由成長的環境。
${FDPageBreak}
推薦閱讀:別做毀掉孩子的9種父母
誤區二:“迷信”智力測試
圓圓快3歲了,在說話、運動、背兒歌、數數等許多方面與同齡寶寶比起來,似乎差一些。
媽媽很著急,買了好幾本智力測試和智力開發的書來鍛煉寶寶,后來帶著圓圓去檢查,看看是否有智力問題。
結果在測驗時,寶寶的某些能力沒有表現出來,不愿意開口發聲、沒能好好爬樓梯;面對著很低的測試分數,媽媽就懊惱不已,不知道是否還要再測試一次。
“智力測驗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簽”,那么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對這些孩子的成長發展造成傷害。”鄒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后于心理學的發展實際,只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長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低,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從而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殺了他們在其他能力方面的發展。
孩子的能力系統是多方面的,不應簡單地以一次的測試成績判斷他的智力,也不要因為一兩個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認了孩子的整體能力;相反,應該全面了解孩子的綜合能力并根據孩子的個性,采用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畢業于哈佛醫學院的美國權威學能專家梅爾·列文博士,經過30年的臨床研究與觀察,提出了八大學習模式,即由注意力、記憶、語言、空間排序、時間排序、運動、社交和高級思維八大系統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關鍵是發現孩子的優勢與劣勢,不要將孩子劣勢擴大成“問題孩子”,而是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去發揮與克服。
${FDPageBreak}
推薦閱讀:寶寶這些“壞習慣”不必糾正
誤區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個新環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這些行為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笨孩子”的表現。
鄒小兵教授介紹說,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
鄒小兵還舉例說,“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而且,這些“慢孩子”長大后很有可能具備其他“快孩子”沒有的優勢——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竊等誘惑時,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樣容易改變,而是抱著審視的態度去接受。國外學能專家還建議家長讓孩子學會控制節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這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么去控制他的行為和一些語言的節奏。
${FDPageBreak}
推薦閱讀:多胞胎寶寶的護理寶典
誤區四: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癥”
課堂上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安靜地聽課——這是所有老師都很喜歡的課堂氣氛,但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總有一些孩子會說說話,做做小動作等,來擾亂課堂秩序,而這些孩子往往被老師認為是有多動癥的。
根據列文博士八大系統理論,這類孩子其實屬于運動機能占優勢,故喜歡用肢體代表語言。所以,并不是所有“愛動”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動癥。有的孩子比較聰明,聽老師講了一半課程,就已經掌握了基本要領,知道下面該講什么了,感覺無聊便開始做做小動作。對于這類孩子,老師和家長更應學會了解其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比如,老師可以在孩子感覺無聊時提個問題,夸獎一下,調動其興趣繼續聽下去。
- 韓國專家模擬婦女分娩(圖)1400972
- 直擊印尼女子割禮割陰手術現場(組圖)1008511
- 海量明星孕媽全裸上陣(圖)923058
- 孕媽總結:11招辨別生男生女 852070
- 人工授精全過程大揭密(圖)813905
- 圖解分娩時會陰側切手術全過程766246
- 一位阿富汗助產士的工作實錄(組圖)695481
- 帶您進入子宮里奇妙的多胞胎世界(組圖)669083
- 大學生捐精詳細過程(圖解)631522
- 實拍國外孕婦水中分娩全過程(組圖)605394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