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兒科疾病不易被發現 5歲后再治療就晚了!
對于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來說,由于體質差很容易出現多種問題。然而有多種兒科疾病,平時很多家長都看不出來,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后才發現,再帶孩子接受治療,發現已經為時已晚。那么哪些疾病是不容易被發現, 需要家長多加了解的呢。
不容易被發現的兒科疾病
1、自閉癥
孩子3~4個月不會笑,不認識父母。6~7個月時對玩具不感興趣,舉高時身體僵硬或松弛無力。10~12個月對周圍環境缺乏一點興趣,長時間哭叫,經常會出現刻板的行為,如搖晃身體或敲打物體。不能分辨父母,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不能用手指人或物體,也沒有模仿動作,且語言發育遲緩。21~24個月寶寶可出現睡覺不穩、不會咀嚼食物,只吃粥樣或流質食物。喜歡看固定不變的東西,總是有刻板的手部動作,沒有好奇感,對周圍環境會感覺到不安或害怕。當出現以上癥狀時,需警惕嬰幼兒自閉癥。其實自閉癥的孩子有明顯特征,如:和同齡人以及父母沒有交流、6個月以上仍然不會模仿他人、被逗弄時沒有任何反應。家長必須有足夠耐心,給予其一定的安全感。
2、幼兒精神分裂癥
雖然幼兒沒有社會壓力,但易出現精神分裂癥。其主要表現是孤僻、冷淡,與親人或同齡人疏遠、不明原因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波動過大。稍微大的兒童會出現幻視、幻聽、或幻想。另外,運動和行為上也會出現異常,如懶散或興奮不安、總出現莫名其妙的姿勢或動作。家長需格外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避免出現精神分裂癥。
3、嬰幼兒智障
因為嬰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家長主要是通過觀察孩子的動作、表情、行為以及刺激反應來判斷其智力。孩子平時哭聲很少,遇到事情時只會尖叫或對外界刺激淡漠,說明智力低下。6個月以后仍然不能玩手,和同齡正常孩子相比,動作笨拙。4個月以后仍然不會笑,對周圍的人以及事物常常表現的無動于衷,對巨大的聲響沒有任何反應,吃奶困難,不會吸吮或吮吸、咀嚼能力差,三歲之后仍然不會說話,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搞一些小動作,視力和聽力出現障礙等。當有以上癥狀時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溫馨提示
家長平時應該多觀察孩子的舉動,看看運動、語言以及行為是否落后于同齡人。給予孩子一定的陪伴,多和他們聊聊天。
(責任編輯:馮莉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