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怎么確診 須知癲癇幾條判斷依據
癲癇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多發生在兒童當中,對于這樣的疾病,我們一定要重視,特別是在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現后,我們要及時的檢查診斷。
小兒癲癇是怎么回事
癲癇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復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征。是由陣發性、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的驚厥發作。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意識、感覺及情感等方面短暫異常。主要因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鍵全,大腦皮層受到刺激產生過度異常放電所致。驚厥時絕大多數小兒不省人事、兩眼緊閉或半睜,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頭向后仰,四肢反復屈伸,口唇青紫,身體強直,持續十幾秒鐘到數分鐘。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小兒癲癇病因多樣,臨床表現各異,首先要查明病因確定診斷。選擇恰當的適宜的治療,患兒遵照醫生囑咐按時、按量服藥,絕大多數患兒病情得到控制或治愈。
小兒癲癇癥狀
1、兒童癲癇大發作:突然昏迷,不醒人事,四肢強直,握拳,肌肉及顏面抽動,兩目上視,口吐白沫,或作各種,怪叫聲,數分鐘后清醒。持續二三十分鐘者,這種兒童癲癇發作癥狀,稱癲癇持續狀態。
2、兒童癲癇小發作:突發短暫意識喪失,兩目凝視、動作語言中止,不昏迷,不抽搐,一般不超過30秒鐘即恢復如常,這種兒童癲癇發作癥狀,稱兒童癲癇小發作。
3、兒童癲癇肌陣攣發作:僅某肌或肌群的收縮、抽動、屈伸、無意識障礙。
4、兒童癲癇痙攣癥:是多在1歲以內嬰兒發作的一種肌陣攣癥。發作時頭及軀干前屈,上肢前伸或屈曲內收,下肢屈曲至腹,握拳、兩眼斜視或上翻,經數秒鐘后緩解,但數秒鐘后再發抽搐,呈一連串發作。
5、失張力性發作:突然發生某部一過性肌張力喪失,或垂頭、屈膝、跌倒。這種兒童癲癇發作癥狀,仔細觀察可及早發現。
小兒癲癇判斷
首先、要觀察并判斷癲癇患兒頭部的大小:頭顱大小是判斷小兒癲癇重要的手段之一。對于每個癲癇患兒都應進行頭圍的測量。宮內感染、圍產期嚴重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窒息或顱內感染等因素,都會對小兒的頭部發育產生影響,這些疾病通常都會導致癲癇的發生。
其次、要仔細觀察患兒的面部有沒有特別指出或者是表現異常。專家指出,很多的先天性發育障礙或遺傳性疾病,不但會導致該病發作外,患者面部也會比較怪異。注意內眥距離是不是過大,眼球時不時過小、人中長短、外耳位置是否過低、下頜是否過小、顎弓是否過高等。
再次、四肢、外生殖器有沒有畸形也是判斷小兒癲癇的一個重要手法:很多的染色體異常或內分泌疾患,都會誘發繼發性癲癇。通常患者表現出四肢異常。注意有沒有多指(趾)或并指(趾),外生殖器是不是出現異常,男孩子的睪丸大小是否正常等。
小兒癲癇檢查
1、病史資料:完整而詳細的發作史,對區分是否為癲癇發作、癲癇發作的類型、癲癇及癲癇綜合征的診斷,都有很大幫助。由于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發作時間短暫,患者就醫時,絕大多數處于發作間期,醫生親眼目睹癲癇患者發作的概率很小,因此須要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其家屬或同事等目擊者,盡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
2、體格檢查:包括一般內科系統檢查、人和神經系統檢查體。重點應放在神經系統方面,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和智能,注意患者的言語是否正常,在檢查眼部時應注意檢查眼底,體格檢查,對癲癇的病因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3、輔助檢查:腦電圖是癲癇診斷方法中最常用、最方便、最有參考價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為癲癇患者發作,一般都是事后就醫,所以很少有醫生看到,癲癇患者發作的表現,而家屬、本人也無法正確的,描述出癥狀表現,動態腦電圖等不斷出現,對癲癇的診斷更具有準確性。
4、癥狀檢查:暈厥,抽搐,兩眼翻白,牙齒緊咬,應該怕光怕水,精力緊張,痙攣,錯覺等都是癲癇的體現,癲癇發作還有頭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暈厥型或心血管性發生,無清晰病因者為原發性癲癇,繼發于顱內瘤子、外傷、感染、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全身代謝病等導致者為繼發性癲癇。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