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護理早產兒 出院后護理4大疑問
早產兒的出生,讓好多媽媽會特別擔心,我們也要重視早產兒的合理護理,特別是在出院后的家庭護理對寶寶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早產兒家庭護理
1、堅持做撫觸:研究證明,很多早產兒長大后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膽小害羞、脾氣急躁,需要爸爸媽媽給予更耐心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早產寶寶在媽咪體內沒有發育完全,應給其更多的必要的身體刺激,促進身體機能的發育。撫觸是寶貝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有助于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減少寶貝的焦慮情緒,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
2、保持舒適安靜的環境:新生兒寶寶需要大量的睡眠,這是身體發育成長的需要,早產寶寶尤其如此。給寶寶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尤為重要。由于早產寶寶視聽覺發育不成熟,喜暗好靜,應減少聲光對早產兒的影響,房間內光線不宜過強,避免燈光直射寶寶眼睛,防止視網膜損傷。
3、更精心喂養: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給充足的營養。母乳易于消化,營養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寶寶應盡早哺乳。不少早產媽媽沒有辦法給早產兒第一口奶,也沒有辦法和早產兒待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媽媽可自行將母乳擠下來,由家人帶給專業醫護人員喂給早產兒。如過沒辦法母乳喂養或母乳不夠,應喂早產兒專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濃,由少到多,盡量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予以喂養。
4、注意保暖:早產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表面積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穩定維持正常體溫,很容易隨著環境溫度改變出現體溫變化,合理保暖對于他們尤其重要。適中的環境溫度能使早產兒維持理想的體溫,早產寶寶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4℃-26℃,濕度保持在70%-80%。早產寶寶體重越輕,環境溫度應越接近于早產寶寶的體溫。媽媽要密切留意寶寶,勤量體溫,盡量讓寶寶的體溫維持在36-37℃。對于低體溫或體重低于2千克的寶貝,應該立即放入暖箱。
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
1、預備必須的裝備:如氧氣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針等。
2、熟練胸背部的拍痰:這對肺、氣管發育不佳的早產兒是有利的。
3、喂食量: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維持在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適應家里的環境后再逐漸加量,因為環境的變遷對嬰兒的影響是蠻大的,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間斷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鐘,便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能平順呼吸約十分鐘,然后再繼續喂食,如此間斷式的喂食,可減少吐奶發生或呼吸上的壓迫。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產兒奶粉):可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吸收,對早產兒的生長有益。
6、維持適宜室溫:早產兒對環境的溫度和變遷一樣敏感,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恒定性,以免調適不佳而致病。
7、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大腦超聲波、營養咨詢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8、與醫師保持聯系,以便隨時咨詢:原來負責照顧寶寶的醫師對其狀況有詳盡的了解,在處置上比較得心應手;如果換別的醫師,對寶寶是不利的。
9、及時衡量發育指標:父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矯正月齡(實際月齡減去早產月份,如早2個月出生則減2),用頭圍、體重、身長三項指標,及時衡量寶寶的發育速度是否合適。剛出院時,最好一兩周就要復查一次;若寶寶生長穩定,出生2個月后,可改為一兩個月復查一次。矯正月齡達6個月時,要加入對行為發育的評估,看看寶寶對外界刺激,如聲音、移動物體是否有反應;10個月時,檢查其爬行和運動協調能力,預防腦癱。1歲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主要觀察語言發育和運動發育;2歲后可每半年復查一次。
早產兒出院后護理4大疑問
1、怎么給寶寶保暖:早產兒體溫主要靠中心體溫(即心臟處)保 存,手腳應該和中心體溫盡量靠近才會保暖。可很多家長以為保暖就是給寶寶穿厚厚的衣服,結果使寶寶的手腳撐開,造成手腳發涼,跟著還添衣加被,就會導致 “捂被熱”這類反作用,引起發燒和水分丟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寶寶穿一兩件薄衣服,再用厚包被將四肢往中間包裹住。
2、能不能洗澡:有些家長不敢在冬天給寶寶洗澡。但專家認為,廣州天氣相對比較熱,每天分泌的油脂、汗液多,若不注意清洗,就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建議擦身或 洗澡每天至少要有一次。環境維持在室溫25攝氏度左右,水溫以35-40攝氏度為宜。洗完后要迅速抹干身體,再穿上柔軟的棉質內衣。冬天天氣干燥,注意給 寶寶涂抹護膚霜。但切記不要穿烘得很熱的衣服,以免引起發熱。
3、按足月兒喂養可以嗎:雖然34周以后出生的早產兒叫“近足月兒”,他們和真正的足月兒之間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若在配方奶的選擇、喂養頻率和體格生長監測 方面都參照足月兒的標準,就有可能導致生長發育的遲緩或落后。“早產兒媽媽的母乳比足月兒媽媽的母乳能量高,所以提倡喂母乳。同時,還要選擇適合早產兒的 配方奶粉。具體如何喂養,應該請保健醫生指導。”
4、免疫接種怎么做:早產兒免疫系統不成熟,醫生的建議是推遲免疫,到體重足夠2500克后,再以間斷時間縮短的方式進行一系列接種。比如:足月兒出生第一個月要接 種乙肝疫苗,第二、三、四月連續打三針百白破。但早產兒出生2個月才達到2500克,那么2個多月時接種乙肝疫苗,之后過兩星期可以打百日破第一針。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