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權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尊重孩子擁有的這些物權,將會促進孩子在方方面面的有益發展。而尊重別人的物品則是一種社會規則,尊重這個規則會使孩子在交往中受到歡迎,成功順利地進行社會化。那么什么是孩子的物權意識?如何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什么是物權意識
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隨著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開始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在這一階段,孩子最常說的是“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連媽媽也要不到他手里的東西。有些孩子還會非常喜歡把一些東西據為已有,甚至去搶其他小朋友手中的 玩具 等。
不過,不同孩子對物權意識也有不同的呈現,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物權意識的表現也有可能會不同。比如,有些2歲左右的孩子會在其他小朋友強自己玩具時,不敢反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玩具被搶走;而有些孩子不愿意與其他人分享玩具,但是對某一特定的人會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些截然不同的情況都是孩子們在“物權意識”方面的表現。
如何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1、將拿(偷)的東西歸還
孩子拿(偷)了別人的東西,還得自己規還;如果有必要,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父母若發現孩子拿(偷)別人東西時,應先了解其動機,再做適當的處理。父母可以批評和處罰他,但不要忘記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若能尊重孩子,孩子就學會尊重自己,有了自尊心,就不會輕易去拿(偷),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了。
2、學習分享
當家中來小朋友做客時,正是大孩子學習分享的最佳時機,父母可以請大孩子為小Baby拿奶瓶、遞尿片或說故事,賦予他責任感和使命感,借此方式讓他跨過成長的門檻。
3、重承諾
處理孩子搶奪別人東西時,父母千萬不要使用哄騙的方式。如隨口承諾:你先把東西還給別人,以后媽媽再買給你。”說完也就忘了,孩子一旦有受騙的感覺,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
4、適時的贊美
如果經過父母的解釋、教導,孩子逐漸改正了壞習慣,父母應適時地給予孩子贊美和鼓勵,如:你真乖,媽媽很高興你這樣做。”孩子便會知道這個行為是媽媽喜歡的,在鼓勵和贊美之下,他自然會慢慢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5、堅持原則
父母對孩子訂出獎懲規則后,就要切實遵守。千萬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疏忽,今天可以,明天卻又不可以,朝令夕改,會使孩子莫名其妙,產生混淆不清的誤導。
6、有效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對話是很重要的,借著溝通可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并鼓勵他說出生活中所發生的大小事,便可提早防范許多觀念上的偏差或不良的行為。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