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寶寶耳朵的舉動家長別做!會有這些嚴重后果
在育兒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家長由于方式不當,不知不覺中對寶寶的耳朵造成了傷害,甚至影響了他日后的聽力。在此,為各位爸爸媽媽盤點一下對寶寶的幾個傷耳舉動,看你中了幾個?
家長對寶寶常有的傷耳舉動
掏耳朵
有些家長喜歡給寶寶掏耳朵,他們擔心不給寶寶掏干凈耳屎的話,就會堵塞耳道而影響寶寶的聽力。其實,耳屎積到一定量時,它自然就會隨著咀嚼等下頜關節的運動而脫落排出來,無需特別去掏。相反,如果經常掏耳朵,反而像將耳朵的外部防線給拆除,打開大門,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從而可引起耳朵發炎,而且在掏的過程中,如果用力太大,還可損傷耳道,甚至傷及鼓膜。
用力擤鼻
當感冒,或鼻炎、鼻竇炎等的時候,鼻腔內會有很多分泌物,家長們便會拿紙巾幫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時,他們緊捏著寶寶的兩只鼻子,然后讓孩子大力點去擤。其實這樣做是不好的。因為連通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之間的管腔---咽鼓管,它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咽鼓管在平時是閉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時,它才會張開,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的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當過分用力并且捏緊雙側鼻孔擤鼻涕時,空氣可通過咽鼓管流向中耳腔,從而出現了耳悶、耳鳴,嚴重的話,膿性鼻涕還可通過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而引起中耳炎。
強行灌藥
喂藥的時候,看到孩子不肯喝,有些家長便捏著孩子的鼻子強灌下去,或者是看到孩子哭鬧很厲害時也依舊強行灌藥,其實這些做法也是不安全的。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強行給他灌藥,這樣不僅容易使藥物誤吸入氣管而造成寶寶嗆咳,甚至窒息等,而且還易使咽部的液體通過咽鼓管流向中耳腔,從而引起中耳炎。
喂奶姿勢不當
喂奶時,如果為了圖方便,把寶寶平放著喂,或喂奶的時候喂得過多、過急,小寶寶來不及吞咽而嗆咳,也容易使得奶水從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導致急性中耳炎的發生。
捂住嘴強忍著打噴嚏
有些家長覺得打噴嚏是個不雅的行為,于是教育孩子在打噴嚏時一定要捂著嘴,以便使噴嚏的聲音可以減小一些。其實這也是不好的。打噴嚏本來是鼻子對外界刺激所作的一種本能的反射,如果強行捂住,容易使打噴嚏時咽部增高的壓力無處釋放,這股壓力可沖擊咽鼓管,甚至傷及到鼓膜,導致鼓膜穿孔,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時的捂著打噴嚏,還可讓病菌順著壓力差從咽部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鼓室,引起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濫用藥物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生病后,喜歡憑經驗自己給孩子買藥吃。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安全的。小兒由于肝功能發育不全,濫用藥物,特別是一些抗生素,容易在體內蓄積而引發毒性反應,導致藥物中毒性耳聾。藥物中毒性耳聾被破壞的是感知聲音最重要又最脆弱的部位耳蝸毛細胞,從而讓人感受不到外界的聲音。患者在應用耳毒性藥物后,可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癥狀,且聽力下降是對稱性的,有些藥物在停用后可阻止耳聾繼續發展,甚至慢慢恢復聽力,但也有一些藥物少量用藥即可導致不可逆的中毒耳聾。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擅自給孩子用藥,當孩子生病需要用藥時,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真的因病情需要,要用到耳毒性抗生素治療時,也需定期復查聽力,一旦病情許可,應立即停藥。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耳鼻喉科 麥飛 主任醫師
聯系人:林惠芳
單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興南大道521號
郵編:511442
電話:020-39151685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