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潛伏期會傳染嗎 這樣做遠離疾病侵襲
手足口病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種會傳染的疾病,兒童是重點發病人群,特別是在流行期間要重視兒童的日常生活調理,積極的做好預防性的工作。
手足口病潛伏期會傳染嗎
手足口病潛伏期為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期間,患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溢出;病后數周,患者仍可自從糞便中排出病毒。多數患兒可突然咽痛、發熱,體溫多為38℃左右,類似感冒癥狀;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很快在口腔頰黏膜、齒齦、舌和腭部出現小皰疹,繼而破潰形成小潰瘍,狀如口瘡,有明顯灼痛。1天至2天后,手足遠端出現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圓形小水皰,數量達數個或數十個,呈離心性分布,不疼,不癢或有輕度癢感,皮損分布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處,3天至5天后,液體吸收萎縮,干燥脫皮。重癥患兒病死率較高,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
手足口病分布廣泛,主要以夏季與秋季高發。本病常常在暴發流行后散在發生,在流行期間公共場所可能發生集體感染,比如學校、幼兒園等。該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規模流行。手足口病的發病率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居多,本病每隔2-3就會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潛伏期過后開始發病,主要表現在皮膚及口腔內,不過家長們要注意病毒還可能會侵犯心、腦、腎等器官。在本病的發病期要進行嚴格監測,如果出現高熱、感染等癥狀時要警惕心肌炎的發生。近年來發生無菌性腦炎疾病也多見,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2歲以內的患兒中。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后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的預防
1、吃熟食:注意口腔衛生,進食前后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不要讓孩子吃生冷食物。
2、喝開水:不要讓孩子吃生水。
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
4、常通風: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里要經常通風。
5、曬太陽:腸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曬太陽能有效消滅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曬。
6、預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切斷傳播途徑。
7、該病流行期間家長要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8、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