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索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尤其6個月至2歲嬰幼兒中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小兒腹瀉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雖然由于兒童營養情況及醫療條件的改善,由腹瀉病引起的死亡率明顯地下降,但其發病率仍高。小兒腹瀉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一
操作規程:高氏揉捏法治療小兒傷食瀉技術。
(1)揉腹:患兒仰臥。醫者中指放于神闕、天樞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
以皮膚凹陷3分鐘為宜,順時針方向揉腹5分鐘。
(2)揉足三里:患兒仰臥,雙下肢微屈。醫者以兩拇指指腹放于患兒兩側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膚凹陷2毫米為宜,左手逆時針、右手順時針方向旋揉2分鐘,頻率80~100次/分鐘。
(3)揉背俞穴:患兒俯臥。醫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分別放于脾俞、胃
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膚凹陷1~2毫米為宜,點揉2分鐘,先左側,后右側。
(4)捏脊:患兒俯臥。醫者兩拇指橈側緣頂住患兒背部皮膚,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沿兩側膀胱經,先從大柕穴開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復捏提6~9遍,再從下髎穴向上至大柕穴處重復捏提3~6遍,結束治療。
操作間隔:根據年齡、體質強弱不同,調節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小兒傷食瀉。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二
操作規程:補脾經300次,補大腸200次,推三關5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臍及天樞5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振腹1分鐘,常規手法捏脊8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膀胱俞,每穴各50次,揉龜尾50次,推上七節骨100次。
操作間隔: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寒濕瀉。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三
操作規程:補脾經100次,清大腸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OO次,順時針方向摩腹3分鐘,揉臍及天樞50次,揉龜尾50次,推下七節骨100次,推脊30次。
操作間隔: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濕熱泄。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四
操作規程:揉板門100次,補脾經300次,清胃經100次,清大腸300次,清小腸100次,運內八卦50次,推四橫紋50次,順時針方向摩腹3分鐘,摩中脘50次,揉臍及天樞各50次,揉龜尾200次,推下七節骨100次,推脊30次。
操作間隔: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傷食泄。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五
操作規程:補脾經300次,補大腸100次,板門推向橫紋10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振腹1分鐘,三指揉臍、氣海和關元100次,常規手法捏脊10遍,按揉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各50次,揉龜尾100次,推上七節骨100次。
操作間隔: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脾虛泄。
小兒腹瀉小兒捏脊療法六
操作規程:補脾經300次,補腎經500次,推三關100次,揉外勞宮50次;按揉百會5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揉臍及丹田各50次,常規手法捏脊10遍,按揉脾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每穴各50次,揉龜尾100次,推上七節骨100次,擦命門、八骼,以透熱為度。
操作間隔: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天為1療程。
主治:脾腎陽虛泄。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