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如何防治?
為什么小兒易在秋季發生腹瀉?
秋季腹瀉的治療原則包括預防脫水、糾正脫水、調整飲食、合理用藥。治療時應注意切勿盲目禁食,盲目應用抗生素及止瀉藥。
疾病特點
“恃強凌弱”,更易侵犯嬰幼兒
秋季腹瀉一般發生于0.5-3歲的嬰幼兒,雖然成人也偶有秋季腹瀉者,但病情輕微,一般2-3 d即可痊愈。秋季腹瀉為什么會在秋季來勢洶洶,且更易侵犯嬰幼兒呢?這要從嬰幼兒自身生理特征及致病微生物說起。
嬰幼兒免疫功能較差,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造成嬰幼兒秋季腹瀉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于1973年從澳大利亞腹瀉兒童腸活檢上皮細胞內發現。因為該病毒形態如車輪,故命名為“輪狀病毒”。該病毒適合在初秋氣溫下降的情況下滋生。當輪狀病毒侵犯小腸黏膜細胞時,就會使這些細胞失去吸收腸腔里水分和電解質的能力,于是水和電解質就從肛門排出,造成水樣腹瀉。
幾乎所有孩子在5歲之前都會發生至少1次輪狀病毒感染,它是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先吐后瀉,有水樣或蛋花湯樣便
秋季腹瀉的主要特征為先吐后瀉,伴發熱,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病程有自限性,患兒的臨床表現如下。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如咳嗽、鼻塞、流涕,部分患兒伴發熱,一般為低熱,少有高熱。
2、大便次數增多,10次/d左右(>3次就應考慮秋季腹瀉),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癥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3d。
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 d,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給患者的提示
當孩子腹瀉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其具體情況,如神志、精神狀態、面色、四肢溫度、脈搏等變化;注意有無脫水現象,以及脫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次數、量和性狀,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注意保留一些新鮮大便及時送醫院化驗,為疾病診治提供可靠依據。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