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吃出來”的孤獨癥 孤獨癥可以預防嗎
兒童孤獨癥(自閉癥)不是由一般的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原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障礙癥候群。下面我們看看兒童孤獨癥的誘發因素。
小心“吃出來”的孤獨癥
對于兒童孤獨癥的發生機理,過去認為是由于腦部機能障礙及后天教育方式不當所致。近年來國內外研究人員發現,兒童孤獨癥的發生、發展亦與過量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關。
現代生活中,人們的餐桌多是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的“營養型”、“精細型”食物,而蔬菜、雜糧等“粗食”偏少。研究表明,高脂肪、高糖分和動物性食物中的磷、硫、氯等在人體內易于形成酸性物質,故有人把這類食物統稱為“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雜糧等食物中富含鉀、鈉、鈣、鎂等成分,在人體內表現為堿性,這些食物被稱為“堿性食物”。注意膳食的“酸堿平衡”,有益于機體內PH值的相對穩定,使各種代謝功能協調,進而使身心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兒童時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過量食用酸性食品的兒童,會漸進性地出現一系列癥候——手足發涼、容易感冒、皮膚抵抗力降低,常哭鬧不安,免疫功能亦下降;嚴重者殃及大腦功能——鉀、鈉、鈣、鋅等堿性礦物質離子是大腦發育和維持大腦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質,若攝入量過少,則可導致思維功能紊亂,對兒童孤獨癥的發生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導致兒童孤獨癥的其他因素
遺傳因素:據調查表明孤獨癥患兒的患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患兒的父母曾患有孤獨癥,其孩子患孤獨癥的概率在50%左右,同卵雙胞胎如果其中一人患有孤獨癥,那么另一人患孤獨癥的概率在85%以上。專家認為,遺傳因素是造成孤獨癥主要原因,某些人在出生時便帶有發展孤獨癥傾向的體質,有可能受“誘因”刺激從而演變為孤獨癥。這些“誘因”包括:①嬰兒在母體內缺氧引發免疫功能或新陳代謝疾病;②化學物質不平衡(疫苗注射)等。
腦器質性損害:孩子在胚胎期母體受到刺激或是創傷,會對孩子的腦神經產生一定的傷害,破壞腦組織。這些都會使孩子患上神經性質的綜合征,并對孩子以后的發展非常不利。
免疫功能異常:人體免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在受到損傷時,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會減少,抵抗感染的功能也會下降。據研究調查表明:孤獨癥患兒的身體免疫力普遍低于正常的同齡兒童,體質較差。
神經遞質因素:兒童的行為與神經遞質密切相關,研究調查中顯示: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和(或)多巴胺活性下降是導致孤獨癥的關鍵性因素。神經遞質的異常會使患兒表現出孤獨以及和周圍人建立不起來和諧的關系。患兒會存在語言和認知上的障礙,極力避免與人的視線接觸。
兒童孤獨癥可以預防嗎
第一、多讓孩子出去活動。或者參加集體活動,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游戲、做作業;包括學校、班級統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等。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第二、培養孩子的情商。情商即社會適應的綜合能力。孩子僅僅學習成績優良是不夠的,還須懂得接受別人并讓人接受自己,這也是愛的基本涵義。在培育孩子良好品德的同時,要教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和情感。
第三、創造一個好環境。把孩子過分封閉于一味學習的小圈內,同時給孩子介紹交朋友的技巧,城市的現代化使許多人搬進了高樓,而一戶一門的高樓容易給孩子造成封閉的環境。因此,應允許或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之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交往,玩耍,建立友誼。教給他(她)交朋友的藝術、方法與技巧。
第四、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辦。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嘗嘗苦頭。以磨煉孩子的意志力。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