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早期癥狀要知道 及時治療很重要
小兒麻痹癥又名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咽痛和肢體疼痛,部分病人可發生弛緩性麻痹。脊髓灰質炎病人,由于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受損,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了神經的調節作用而發生萎縮,同時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縮,使整個機體變細。那么小兒麻痹癥該如何治療呢?
小兒麻痹癥易感人群
1~5歲小兒發病者最多,4個月以下嬰兒很少得病,近年來小兒普遍服用疫苗,機體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現特異性IgM,2周后出現IgG和IgA。保護性中和抗體,可維持終身。病后對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力,二次發病者罕見。
小兒麻痹癥傳染源
人類是脊髓灰質炎唯一的傳染源,患者自潛伏期末可以從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糞便的排毒期自發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數可達4月。無癥狀帶病毒者是最重要的傳染源。
小兒麻痹癥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而日常生活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傳播本病,少數情況下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小兒麻痹癥早期癥狀
1、小發作
小發作分為兩種類型,失神小發作和肌陣攣小發作。小兒麻痹癥失神小發作表現為:突然出現兩眼凝視或上翻的癥狀表現,愣神,活動、語言中斷,持物掉地,叫之不應,約數十秒鐘,又恢復正常。肌陣攣小發作:面部、上肢、頸部、軀干發生短促(1—2秒)的肌陣攣。
2、局限性發作
小兒麻痹癥的局限性發作,小兒麻痹早期癥狀表現為一側口角、眼瞼、手指、足趾或一側面部及肢體末端短陣性抽搐或麻木刺痛。抽搐有時可由手指至上肢擴展到對側。
3、大發作
小兒麻痹癥的早期癥狀表現為突發意識喪失、跌倒有時大喊一聲、呼吸暫停、口吐白沫、渾身強直性抽搐、唇舌咬破,大小便失禁,五到十分鐘恢復。
小兒麻痹癥治療方法
1、小兒麻痹癥病發前期會出現身體發熱,發燒的狀況,這個時候要及時臥床休息,臥床持續至到熱退一周左右,兩周以內不要出現體力勞動現象,應該需要靜養的治療方式。在臥床期間,要使用腳踏板幫助腳部與小腿之間保持一個正確的角度,這樣的做法有利于恢復和治療。
2、可以采用熱水浴的方法治療。熱水對病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而且熱水與陣痛藥物一起治療能夠產生有效的治療效果。這種方法特別是對幼兒兒童有重要的效果和作用。輕微的被動運動可以防止身體的畸形,這是一種被動的運動方式,每天進行調節,堅持這種方式治療,應該會有所改善,防止幼兒的腿部或者其他部位畸形。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