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兒童脾胃 不妨試試中醫療法
現在不少寶寶到吃飯時間,總是不愛吃飯,讓家長們頭痛不已。不管全家人如何想盡辦法,做各種美味豐富的飯菜,還是用各種新奇玩具進行“誘惑”,反正寶寶們就是各種不“賞臉”。事實上,孩子們胃口不佳,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并非因為飯菜不美味。
“在所有兒童疾病當中,脾胃疾病緊隨呼吸系統疾病高居第二位,包括厭食、食積、腹瀉、腹痛、嘔吐等。脾胃疾病的高發年齡階段,主要是在幼兒。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而脾胃功能相對來說較弱,生長發育的需要常常超過脾胃代謝能力,中醫稱之脾腸不足。
那么,寶寶們脾胃虛弱有哪些癥狀?如寶寶面色發黃或面部色素沉著不均勻(花斑),頭發稀疏,消瘦,指甲脆薄,經常發作性地臍周疼痛。脾胃虛弱偏內寒的寶寶,除了上述癥狀外,還有食欲很好,但是大便次數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虛弱偏內熱的寶寶則食欲不佳,大便干(兩三天一次),此類小兒的患病原因多數為過多食用零食或過量飲用牛奶所致。
如何改善兒童的脾胃呢?教廣大家長幾個方法,進行中藥口服、中醫特色推拿捏脊、穴位貼敷、霧化吸入等方法輔助治療,配合胃腸電圖檢查評估患兒消化功能,達到較好的預防及治療效果。
中藥:中藥多選用質輕味薄、輕靈平和,既不傷正,又能令臟氣調和、藥味清淡甘平的藥物,易為小兒接受而獲佳效。
推拿療法:推拿可調整胃腸機能,使人體經絡得以疏通,氣血周流如常,機體抗病能力增強,達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強壯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預防感冒、增強體質。對孩子來說,痛苦少,易接受。手法分有摩腹法、推脾法、推三關、捏脊法等。
穴位貼敷:針對不同病情選擇醫院自制特效中藥敷貼。如溫運散、腹俞等貼于消化系統常用穴位,合谷、脾俞、胃俞、神闕、天樞穴等,以起到健脾和胃、消脹止痛作用。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