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有什么癥狀 怎樣預防小兒疝氣
疝病是一種常見疾病,可發于身體的各個部位。研究表明,早產兒童和剖宮產兒童患疝氣的幾率達到38%。 下面來讓我們了解小兒疝氣的相關內容,小兒疝氣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癥狀?可以預防嗎?治療呢?
小兒疝氣是什么
人們常說的小兒疝氣主要是指先天性腹股溝斜疝。因為男孩的睪丸在出生前1個月左右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后還沒有閉鎖,或閉鎖不全,反而形成較大的空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里突向體表,形成腹股溝疝氣。若通道未閉合前兒童就已經出生了,就會使腹壓增加,這就是早產和剖宮產兒童容易患疝氣的原因。
很多家長對孩子患了小兒疝氣并不在意,認為疝氣進進出出,無礙健康。疝氣突出后,只要用手輕輕一推,或者平躺一會,疝氣也就消失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孩子哭鬧、用力排便、劇烈咳嗽等致腹腔壓力較高時,就可能發生嵌頓,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時間長了會造成疝囊內腸管的缺血性壞死,甚至發生腸穿孔而危及生命。因此,孩子患了疝氣,要盡早進行徹底治療。
小兒疝氣癥狀
1、疼痛是最常見的小兒疝氣癥狀
除了這種先天性應封閉而未封的腹膜鞘狀突之外,另一個構成腹股溝疝氣的必要條件是腹壓增大。最常見的原因是小孩因哭鬧、咳嗽、排便或運動時形成腹部壓力增加,使得腹腔內的腸子、網膜、卵巢或腹水被推進疝氣袋內,產生腹股溝區域的一個突出腫塊。此時較大的孩子會叫痛,較小的嬰幼兒則以無原因的哭鬧來表現。一旦停止哭鬧或運動,疝氣袋內的腸水會因腹壓下降而自動復位、腫塊消失。
2、腫塊消失也是家長需留意的小兒疝氣癥狀
由于腫塊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無經驗的父母不一定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往往在小兒科門診接受例行的預防針注射、學校健康檢查或孩子哭鬧不安送急診時才被發現。出現癥狀的時機視腹膜鞘狀突大小而定,腹膜鞘狀突較大者可能出生后不久即發生疝氣,腹膜鞘狀突較小者可能等形成相通的陰囊積水或孩子較大時才產生。所以,疝氣形成的時機可能發生在嬰幼兒身上,也可能發生在青少年身上。
小兒疝氣預防措施
1、由于小兒疝氣可在嬰兒期發生,故應在該時期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是否腫,或是否存在時隱時現的塊物,遇有疑問及時請教醫生。
2、雖然患小兒疝氣的較多為男孩,但女孩也會發生小兒疝氣。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3、嬰兒期不要將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內壓力。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暢。孩子大便干燥時,應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患咳嗽的小兒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些止咳藥。避免孩子大聲啼哭,防止腹壓升高。
治療小兒疝氣有兩種方法
1、非手術治療:
一般針對直徑小于1.5cm的較小的臍疝,這些臍疝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鑒于小兒疝氣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
彈性腹帶法: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可白天佩帶彈性腹帶,睡覺時松下,并經常調節松緊度。這方法操作較簡便,既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保證孩子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彈性。
膠布粘貼法:取寬約5厘米、長度超過病兒腰圍6-10厘米的醫用膠布,一端前約5厘米剪成舌頭樣,另一段中間開橫口以便讓對側插入。插入后,貼有膠布的腰背部可內墊紗布。
粘貼時必須適度貼緊,并使疝囊空虛或呈內陷狀態。一般1-2周更換1次,可連續貼用3-6月。外圍可加彈性帶(松緊帶),防止膠布滑脫。由于膠布粘貼有一定的難度和合并癥以上操作應由醫務人員完成。
2、手術治療:
若患兒已滿2歲但小兒疝氣尚未痊愈,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游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果沒有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在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后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責任編輯:林志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