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健脾治療小兒便秘
中醫推拿治療小兒便秘
第一步:揉天樞3分鐘——疏調大腸
位置:天樞穴,即與肚臍平行,往外(腰間)2寸的兩個點。
手法:讓寶寶仰臥,媽媽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樞穴,1秒揉1-2次,共揉3分鐘,約100-150次。
原理:中醫認為,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也是腹部的要穴,主要用于疏調大腸,理氣行滯、消食等,可以治療寶寶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胃腸道疾病。
第二步:揉摸腹部5分鐘——消食導滯、泄熱通便
位置:以肚臍為圓心,以約2指寬為半徑畫圓。
手法:讓寶寶仰臥,媽媽用手掌或中間三指,順時針在寶寶肚子上緩慢畫圓揉摸。共揉5分鐘左右。
原理:這樣揉摸寶寶的腹部,不僅能夠揉到寶寶肚臍兩側的天樞穴,同時還能夠揉到位于肚臍正中的神厥穴。神厥穴具有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與天樞穴相配按摩,能夠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寶寶便秘,要依順時針方向揉,若逆時針按揉,則起到溫補止瀉的作用。
第三步:下推七節骨2分鐘——升降脾胃,調理二便
位置:位于寶寶背部正中線,由腰部的最低點的凹陷處,到尾脊骨。
手法: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拇指或中間三指,自上向下,從寶寶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脊骨,約一秒鐘推一下,共推2分鐘,100-300次。
原理:推七節骨是小兒推拿中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常見手法之一。下推七節骨具有升降脾胃,調理二便的功效,適用于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癥狀。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小兒便秘務必“下推”,若小兒腹瀉,則用“上推”的手法,千萬別弄反了。
第四步:揉魚尾2分鐘——通氣理大腸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
手法:讓寶寶俯臥,媽媽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適中,一次約按揉1秒,共揉2分鐘,100-300次。
原理:中醫認為,按揉魚尾穴能夠“通調督脈之氣”,調整大腸功能,有助于消滯通便。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