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生二胎,先評估這8大風險
1、不孕不育率明顯升高
不孕不育率明顯升高。女性的卵細胞隨著年歲的增長逐漸老化,在更年期出現前的十年,卵子質量就會發生比較迅速的下降。有學者報告,卵巢的儲備功能在過了33歲以后下降迅速。
同時,如果在35歲之前曾有多次懷孕、流產經歷,更會增加不孕的幾率;在35歲之后,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異位癥、乳房腫瘤、卵巢囊腫、卵巢早衰等疾病,正是高發時期,這些疾病,往往又容易造成難以懷孕。
2、各種胎兒畸形風險增加
對于高齡產婦來說,最可怕的就是生育一個有殘疾的嬰兒。的確,母親的高齡會增加嬰兒先天性缺陷和無法存活的可能性。一般女性懷孕時,有2%~4%的自然概率會發生胎兒畸形的情況。但如果孕媽媽的年齡大于34歲,胎兒畸形的概率會提高至8%~15%,足足是正常孕媽媽的4~5倍。
3、唐氏患兒幾率高7-10倍
隨著孕婦年齡增加,第一次減數分裂時間延長可以導致卵母細胞老化,出現染色體不分離,形成染色體數目異常的卵子,胎兒染色體異常概率也隨之增加。二胎再生育普遍年齡都超過35歲甚至超過40歲,比年輕產婦要高7-10倍。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之一就是大家平常所熟知的唐氏綜合癥,即俗稱的智力低下。這對于家庭甚至對于整個社會來講,都會造成很沉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
4、流產和早產率增加
因激素水平低,身體機能老化,高齡產婦流產和早產的風險也隨之增加,胚胎質量下降,高齡產婦流產和早產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據統計,二十幾歲的已婚婦女大約有10%的人在一年內無法懷孕;對于30歲出頭的女性,這個數字為15%;接近40歲的女性則是28%。如果她的丈夫已經超過40歲,懷孕就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40歲以后的男人生育能力已經開始減退。
5、成為高危險妊娠族
高齡產婦,較容易患上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癥、妊娠糖尿病及子癲前癥等疾病,同時因身體老化,慢性疾病也會找上門來,如甲狀腺亢進、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等,會增加母體和胎兒的并發癥。
而糖尿病對胎兒有很大影響,包括:早產率增加,巨大兒發生率增高、難產率及剖宮產率增加,胎兒宮內缺氧胎死宮內幾率增加,胎兒畸形率明顯增加,新生兒死亡率增高,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低血糖等。
6、危機生命的嚴重并發癥,最嚴重要切除子宮
頭胎是剖宮產的產婦,風險主要來自剖宮產后給子宮留下的疤痕。
首先,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通俗地說就是胎兒剛好著床在子宮的疤痕上。這時,若疤痕愈合不良,妊娠中晚期隨著胎兒的增大,有可能會“撐破”子宮,危及生命。據權威數據顯示,頭胎是剖腹產的,二胎瘢痕妊娠的比例達到了15.2%。
其次,剖宮產的機會增加,而術中出血對產婦的威脅尤為突出;且多次手術會導致相關并發癥增加,如麻醉風險、術后腹腔粘連、傷口愈合不良等。
再次,剖宮產是胎盤絨毛植入的高危因素。簡單地說,就是胎盤長到子宮的肌肉層里了,這種情況可導致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宮穿孔、繼發感染,甚至死亡。
此外,發生宮外孕、前置胎盤、兇險性前置胎盤、妊娠及分娩期子宮破裂大出血,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癥風險也明顯增加,危及生命時需要切除子宮。
7、增大剖宮產概率
高齡孕媽,會因某些高危險妊娠疾病而發生難產現象,影響待產時間,造成產程遲滯。若是待產的時間延遲,孕媽媽的體力也會漸漸下降,到最后胎兒可能會在子宮內發生了窘迫、心音不佳等危險情況。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之下,孕媽媽由自然產改為剖宮產的概率也將隨之增大。
8、連續生養對女性身體損傷大
女性一定要避免連續生養對女性身體的損傷。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無論是子宮還是陰道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需要一個長期的恢復過程。如果在這期間再次懷孕的話,就會給尚未恢復的子宮造成第二次損傷,出現子宮壁變薄情況,給生育帶來一定的危險,嚴重者可威脅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因此,在打算生育“二胎”之前,女性應避免連續生養對自身的損傷,等子宮這個生育場所徹底恢復之后,才能安全孕育。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