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遺尿有三個誘因 該如何應對才是正確的
我們在生活中聽過孩子長大一定年齡的時候還是有出現遺尿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如果家長沒有進行干預、有效的指導,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那么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遺尿的問題呢?
小兒遺尿有哪些常見原因
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
用膀胱內壓測量方法研究遺尿兒童,發現膀胱容量比預計的要少30%,同時膀胱的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的50%。
心理因素
親人突然死傷、父母吵鬧離異、母子長期隔離或恐懼受驚,均可導致寶寶遺尿。另外,有些寶寶在幼年時沒有養成控制排尿的習慣,一旦尿床便遭責罵,精神總處于緊張狀態中,使遺尿癥經久不愈。提醒一點,心理因素不但可使已有控制能力的兒童重新出現遺尿,還可使少數患兒逐漸形成習慣,甚至持續至成年。
排尿訓練不當
夜里訓練過多,如夜里要叫醒寶寶3-4次,甚至4—5次,結果使膀胱未得到擴張,不能產生明顯的尿意;夜里訓練過少,如給寶寶使用“尿不濕”,不管不聞;訓練過早,如在寶寶幾個月時就開始進行訓練,由于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復雜的排尿訓練,反因排尿紊亂而尿床;強迫訓練,如夜里把寶寶叫醒排尿,不管寶寶如何掙扎、哭鬧,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許離開便盆。這樣,使寶寶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心理。
小兒遺尿的危害
1、胃腸系統挑食、厭食、面黃肌瘦或虛胖、乏力、易飯前腹痛或受涼腹痛、易暈車、大便溏稀或干燥,直接影響機體的營供應及吸收。
2、大腦神經系統睡眠昏沉、難以叫醒為遺尿病的突出表現特點,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煩燥易怒、多夢咬牙、睡覺亂蹬亂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響大腦神經系統的功能及其發育,致使智商下降。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兒童低17%-23%。
3、免疫系統易感冒發燒,易患各種傳染病,直接危害機體。
4、皮膚關節皮膚干燥、過敏、皮膚病、盜汗(夜間睡中出汗)、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手腳易出汗、腰疼、腿軟無力,甚或兩腿的長短粗細有差異。
小兒遺尿出現該如何應對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晚上9點)。
少喝水。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后開始)不要喝水、喝飲料和吃水果。目的在于減少入睡以后膀胱內貯存的尿量。
別興奮。孩子睡覺前,家長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因為睡前過于興奮,孩子就會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要求定時叫醒孩子(一般晚上11點)。
開鬧鐘。臨睡前媽媽把鬧鐘開到11點,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里,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媽媽去叫醒孩子。大約經過三個月左右,鬧鐘就有可能把孩子叫醒。為什么鬧鐘要開到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的孩子首次尿床時間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小時以內。所以家長要提前1小時(11點)喚醒孩子。
要醒透。在鬧鐘響了以后,家長不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醒透,因為孩子晚上醒得不“透”,往往小便就會尿不干凈,后半夜就容易尿床。
小兒遺尿飲食療法
水陸二味粥
原料:芡實米50克,金櫻子20克。
制法:先將金櫻子煮汁,加入芡實米煮粥,放白糖適量。
用法:每日2次,溫服。
功效:固腎縮尿,益腎固精健脾。適用于小兒腎虛遺尿;亦可用于成人遺精、老人小便失禁。
豬小肚燉白果
原料:白果15~30克,豬小肚1只。
制法:先將豬小肚切開清洗干凈,把白果放入豬小肚內,放入鍋中,如常燉熟即可;也可煨熟吃。
用法:每日吃1次,連吃3天。
功效:固腎氣,止遺尿。適用于小兒遺尿。
宜忌:白果有小毒,每次不宜吃得過多。
小兒遺尿中醫驗方
方1:黃芪、覆盆子各15克,黨參20 克,白術、金櫻子、益智仁、桑螵蛸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方2:烏藥、益智仁各等量。共研成細末 ,用山藥粉和為丸。每日 12g~ 18g ,分 2次服。
方3:白果適量,益智仁6克,雞蛋1個。 制用法:藥研細面,把雞蛋開一小孔將藥面放入,煮熟,每日2個,2次吃完。 療效:3—5日痊愈。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