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小兒脫臼骨折的預防和處理
由于護理不當,加之小寶寶生性好動和關節腔較淺的生理發育特點,寶寶骨折的發病率較高,約占兒科疾病的15%,以外傷性骨折為主。在4歲的幼兒中,脫臼也時有發生。骨折或脫臼如不及時處理,會使關節不同程度地喪失功能,嚴重時還可損傷血管和神經。
骨折的特征
1、寶寶受傷后面色蒼白、出冷汗,觸摸部位或活動時,疼痛嚴重。
2、局部明顯腫脹或有外形改變,寶寶哭鬧不止。
3、受傷部位有骨擦音。
脫臼的特征
1、脫臼常發生在下頜、肩、肘、髖關節等部位。一般都是牽拉不當、外傷或較有強的暴力史。
2、脫臼后患處出現腫脹、疼痛及活動功能受限。
3、依據脫臼的部位,寶寶可出現活動受限的特定體位。因肢體形態位置變移,可出現肢體縮短或延長,關節處明顯畸形。
緊急處理
骨折:送醫院之前,不能讓骨折部位活動,可找小木板或樹枝等物作夾板,附于患側肢體上,在夾板或肢體之間墊一層棉花或毛巾、布之類的物品,用帶子捆綁,松緊適宜,且超過上下兩個關節。四肢固定時,應暴露手指、腳趾,以便觀察指(趾)部位血液循環情況,調節夾板的松緊。
脫臼:發生脫臼時,不要亂動脫臼關節,應盡快就醫,預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并憊送醫院進行搶救。
預防與護理
1、盡量避免突然用力牽拉寶寶的手和腳,無論是傷肢還是健康肢體。在與寶寶嬉鬧時,應適當控制用力。此外,寶寶發生的脫臼具有反復性、習慣性,只要發生一次,以后就容易反復發生。
2、如果寶寶容易反復發生骨折,家長應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如內分泌障礙、骨骼異常等。并應及時向醫生提供相應病史,及早診治、及早治療。
3、寶寶骨折后,應補充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骨折初期,寶寶的胃口會比較差,應安排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如給寶寶喝一些魚湯、肉湯和蛋湯等。
4、隨著寶寶病情的恢復,食欲也會逐漸好起來,應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蛋以及大豆制品等。礦物質和維生素對骨折的恢復也很重要,應鼓勵寶寶多吃;些含鈣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