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的中西醫療法
黃疸對于絕大多數的朋友來說,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詞。一旦患上黃疸,不了解常常導致內心的不安,無法正確及時的采取相關的治療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療,讓病情不斷加重,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
黃疸的中醫藥治療
1、陰黃:黃色不明顯,下身黃而上身不黃;小便夜間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輕微濕,治療宜用“去黃散”6-15克加茯苓、澤瀉、薏米之類或五苓散。連服數劑即退。
2、陽黃:黃色如金,上身眼目盡黃,下身不黃;白天小便不暢,或痛或不痛,夜間正常;病因是輕微濕,治療宜用“去黃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黃芩等,數劑即愈。
3、熱黃:口大渴,多飲反覺不快,一身盡黃;眼目發黃色淡,小便急數疼痛,尿色如黃汁。病因熱結膀胱。治療宜用“去黃散”15克加龍膽草、梔子、白芍、茯苓、澤瀉等,大熱泄黃疸亦除。
4、寒黃: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時緩解;一身黃疸、眼目白,小便清長、夜間尤多。病因是寒結膀胱。治療宜用“去黃散”3-6克加白術茯苓、山藥、芡實、薏米、附子等,溫命門,10-15劑痊愈。
5、濕黃:一身上下盡黃,眼目具黃;身浮腫、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濕之病。治療宜用“去黃散”12-15克加升麻、牽牛子、車前子、澤瀉等,慢慢調理即愈。
6、燥黃:胸前發黃病因是肺金燥極,發于胸前。治療宜用“去黃散”3克加麥冬、梔子、白芍、陳皮、天冬、元參、花粉、白芥子等,數劑痊愈。
7、血黃:上下一身,眼目具黃,發熱、煩悶、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療宜用“去黃散”3-6克加丹皮、牛膝、當歸、梔子、川芎、大黃等,長服即愈。
8、氣黃:頭面多黃、不發熱、輕微活動乏力、小便不數,大便燥。病因是氣虛不能運化。治療宜用“去黃散”12克加人參、白術、茯苓、車前子等,氣旺則愈。
9、新生兒黃疸:出生2-3天即可出現黃疸,10天左右達到高峰。病因是胎兒感受孕母濕熱之氣。治療宜用“去黃散”10克加梔子、郁金、白術、雞內金等7劑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黃:身不黃手足反黃。病因是濕熱壅閉與中焦。治療宜用“去黃散”15克加白術、茯苓、陳皮、甘草等,慢慢調理可治愈。
黃疸的西醫藥治療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紙遮蓋,用單光(20W藍色熒光燈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間距離2.5cm,距患兒35—50cm)或用雙光(上下各6支燈管,下方距離患兒25—35cm)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魯米那)。生后第1周給藥,劑量為4—8mg/kg/日,連服4日,3—7日可顯效。也可首次給大劑量(8mg/kg/日),然后小劑量維持(4mg/kg/日)。加用尼可剎米(可拉明)100mg/kg/日,可提高療效。
3、換血療法(exchangetransfusion):作用:①換出部分血中游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②換出血中大量膽紅素,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③糾正貧血,改善攜氧,防止心力衰竭。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