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痘家長需要知道些什么
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個普遍現象,其中90%為生理性黃疸,足月生產的嬰兒一般在出生后2-3天開始出現,7-10天達到高峰,兩周之后自行消退,不用治療。但是,當嬰兒黃疸出現時間提前,發展速度異常,或久久不退等異常情況,家長就應警惕,因為除生理性黃疸外,還有10%的病理性黃疸。其中部分病理性黃疸可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找經驗豐富的新生兒科專業醫師,盡快查明原因,并對癥治療。如果延誤時間,將造成嚴重的后果。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常有以下特點:一是黃疸出現時間提前,多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二是情況嚴重,血清膽紅素高。三是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四是黃疸消退后可出現反復。
引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原因中以新生兒肝炎多見,大多為胎兒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其他為乙型肝炎、風疹、單純皰疹、柯薩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體、弓形體等。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兒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患兒可有厭食、嘔吐等癥狀。
母乳性黃疸為非感染性,大約有1%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其特點是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常與生理性黃疸重疊且持續不退,嬰兒一般狀態良好,黃疸于4-12周后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喂養后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目前病因不清,有人認為發生這種情況的母乳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過高,使膽紅素在腸道內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也有學者認為是此種母乳喂養的患兒腸道內能使膽紅素轉變為尿、糞膽原的細菌過少所造成。
其它非感染性的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原因還有:新生兒溶血癥、膽道閉鎖、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