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有哪些?
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是很多的,它常見的病因也是非常多的,在生活中掌握了它的病因,才能有健康的未來,對它的病因,我們要認真的掌握和了解,只有知道了它的病因,在生活中才會有健康的未來,看看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有哪些吧。
1 體內貯鐵不足
胎兒期從母體所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后三個月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兒體內貯鐵量約為250~300mg(平均 60~70mg/kg)。貯存鐵及出生后紅細胞破壞所釋放的鐵足夠出生后3~4個月內造血之需。如貯鐵不足,則嬰兒期易較早發生缺鐵性貧血。母患嚴重缺鐵性貧血、早產或雙胎致嬰兒出生體重過低,以及從胎兒循環中失血(如胎兒輸血至母體或輸血至另一孿生胎兒),都是造成新生兒貯鐵減少的原因。出生后延遲結扎臍帶,可使新生兒多得35mg鐵。
2 鐵攝入量不足
飲食中鐵的供給不足為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鐵量均低,不足嬰兒所需,如單用奶類喂養又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由于長期腹瀉、消化道畸形、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3 生長發育快
隨體重增長血容量相應增加,生長速度愈快,鐵的需要量相,對愈大,愈易發生缺鐵。嬰兒至一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可增至5~6倍,故嬰兒期尤其是早產兒最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4 鐵的丟失或消耗過多
食物過敏、腸息肉、美克爾憩室、鉤蟲病等也可引起腸道失血。失血1ml就相當于失鐵0.5mg,長期小量失血都是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長期反復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貧血。
對于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想必患者都掌握的很清楚了吧,生活中要好好的配合醫生做治療才行,在生活中做飯的時候,盡量給孩子使用鐵鍋,如果孩子出現了嚴重性貧血的話,我們要引起重視,加強疾病的護理了,希望患者們在生活中引起重視。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打完胎三周有陰道炎,同房有臭味,能否
2024-10-28買了較多大黃蟄蟲丸如何在家保存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