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 怎么保護你的孩子?
校園霸凌,又稱“校園欺凌”“校園暴力”,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行為。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時有發生,從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到深圳龍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你的孩子在校園里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么辦?反之,如果你家孩子成為了欺負別人的那一個,你又該怎么辦?如何處理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難題。就此問題,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采訪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心理科汪玲華主任,請她來為各位家長出出主意。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心理科汪玲華主任)
如何界定校園霸凌?
挪威學者Dan Olweus 則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并且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墒?,在我國校園霸凌的邊界卻不明確,有些容易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或者“玩笑和打鬧”而模糊化。據媒體報道,中關村二小“霸凌”事件引爆輿論后,北京市中關村二小校長稱,通過學校掌握的信息和情況,這件事情構不成霸凌。然而,家長確認為這就是校園霸凌。那么,校園霸凌該如何界定呢?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兒童心理科汪玲華主任表示,要界定事件是屬于孩子間的打鬧還是霸凌,需要從次數、被打的人數、還有對身體和心理造成的影響幾個方面來考慮,是指一個學生長期重復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學生被鎖定為霸凌對象而成為受凌虐學生,導致其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的情形,具有欺侮行為;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傷害; 雙方勢力(地位)不對等。
遭受霸凌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有何影響
校園霸凌會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哪些影響?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被欺凌的陰霾?這些都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汪玲華主任介紹,根據2014年,《美國精神病學雜志》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童年期如果孩子在校園遭受過霸凌,對長成會造成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到青春期甚至到成年,進入社會后容易敏感,比普通人更容易產生人際關系敏感、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
根據“英國國家兒童發展研究”的數據顯示,大約有28%的兒童偶爾被霸凌,15%的兒童經常被霸凌,作者們稱這和今天的情況很相近。研究結果表明,在幾乎每一項衡量標準中,那些童年時期曾被欺凌過的孩子,人生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無論是偶爾或者經常被欺負,這些孩子們在23歲和50歲時都會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擾。
童年霸凌傷害為何會造成長大后心智健康、體能健康與認知健康都呈現貧乏狀態,其發展機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有一種可能是,霸凌對受害者所造成的壓力“嵌入”到某些基因,影響了支配應激反應、情緒和環境敏感性的激素和大腦化學物質。這些早年出現在生活中的痛苦征兆若是沒有被治療,長大后可能會形成抑郁或焦慮的來源。第二種可能是,一個人一開始遭受到霸凌傷害,將帶來更多來自同伴或成人的傷害,霸凌行為制造了一個持續一生的受害虛幻,幾乎影響到生活的所有領域。
當孩子反映“我被欺負了” 父母應該怎么做?
當孩子回來哭著說在校園里被欺負了怎么辦?這時候家長恰當的處理,對孩子今后的性格成長非常重要。那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汪玲華主任建議:
首先,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后,家長第一時間需要站出來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并且和學校的老師進行溝通。最好能與霸凌的家長也進行一次有效溝通,請對方管理好自己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若霸凌事件無法解決,可以讓孩子休學一段時間或者轉學。
然后,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去培養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父母就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多在生活細節中給孩子以引導和影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教會孩子在發生沖突的時候怎樣保護自己,不能一味恐懼退讓,并學會尋求幫助。
一般來說,被霸凌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質:例如,自備、敏感、對人挑剔,害羞,人際關系較差等等。可以鼓勵孩子多教朋友,培訓孩子交友技能。通常情況下,孩子變得更自信以后不容易被欺負。
另外,家長還要考慮到孩子身心上的危害,如果孩子遭受霸凌已有一段時間,行為出現異常,應該讓孩子接受心理咨詢。醫生會根據孩子焦慮恐懼的程度,給予適當的抗焦慮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
當你的孩子是霸凌者又該怎么辦?
家長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霸凌,但其實霸凌者也很需要關注,那些霸凌他人的孩子往往也最后無法融入社會,面臨更多的人生失敗和挫折。萬一,你的孩子就是霸凌者,該怎么辦呢?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汪玲華主任表示,霸凌別人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兩類:一類孩子是跟身體因素有關,孩子發育功能失調,導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這叫注意缺陷綜合征,又叫小兒多動癥,這是一種病,單純靠心理輔導無法完全治愈,需要藥物治療;第二類孩子是因為家庭教育有缺陷,如果家長本身就是有暴力傾向,或者有家暴歷史,在他們的意識中,暴力能解決問題,在家里被打罵了以后,尋找發泄情緒的出口,找一些弱小的比較容易欺負的孩子欺負;還有一些孩子父母離異、缺少陪伴,心理缺乏安全感,需要通過這種形式來讓自己感覺更強大,更重要,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認可、尊重和注意。
霸凌本來是兒童或者青少年的一種偏差行為,所以當自己的孩子是霸凌者時,父母更要重視。孩子的這個行為,不僅僅是“因為年紀小不懂事”,很可能是身體、心理和情緒一系列出現了問題。所以,汪玲華主任建議霸凌者的家長,發現孩子施暴的行為,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父母可以先帶兒童心理專科先做個篩查,鑒別孩子的行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再根據醫生建議做相應的針對性處理和引導。只有正確引導孩子什么是好的行為,杜絕不好的,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 擅長疾?。?/dt>
- 兒內科常見疾病、多發疾?。ㄈ绾粑栏腥?、胃腸炎、腹瀉等)的診治,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疾?。ㄈ缍鄤影Y、抽... [詳細]
(責任編輯:黃婉雯 通訊員:易靈敏、周密)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