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病理性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與生理性黃疸不同,根據其特點可以相互鑒別。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由許多原因組成的一組疾病,常見的幾種黃疸原因有:
新生兒溶血:
由于寶寶和媽媽的血型不合,比如媽媽是O型血,寶寶是A型或B型血,媽媽在懷孕過程中產生的血型抗體可通過胎盤引起寶寶血液中紅細胞大量破壞而引起黃疸。一般以ABO血型不合較多見,Rh血型不合較少見,但更兇險。
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黃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致使寶寶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處理膽紅素能力下降,引起血液中膽紅素水平上升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后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現持續性黃疸。
圍產期相關的因素:
一些寶寶出生前以及出生后存在的高危因素也能引起血液中膽紅素水平明顯升高,比如媽媽在懷孕期間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或在分娩過程中使用過催產素;寶寶在出生時有窒息搶救史、或經產道擠壓有頭顱血腫;寶寶在出生后奶量攝入不足,或胎糞排出延遲等等。
母乳性黃疸:
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推測可能與母乳中含有的一種酶有關,它能分解結合膽紅素,引起血液中膽紅素升高。早期臨床表現與生理性黃疸相似,晚期血液中膽紅素值逐漸上升超過正常范圍,但寶寶一般情況較好,只需停母乳觀察3-5天,黃疸便會逐漸減輕,預后良好。
G6P-D缺乏癥:
醫學上俗稱“蠶豆病”。顧名思義,是由于寶寶體內缺少一種叫做G6D-P的酶,它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從而引起寶寶血液中膽紅素升高,多見于兩廣地區,屬于一種遺傳性疾病。患此類疾病的寶寶多在生后2周內出現黃疸,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以預防為主。
先天性膽道閉鎖:
由于膽汁排泄障礙,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不斷升高,表現為寶寶出生后最初的一段時間內跟其他正常寶寶一樣,但在生后3-4周出現皮膚偏黃,日漸加深至黃綠色,甚至出現精神煩躁不安、易哭吵,大便顏色逐漸轉淡或外黃內白。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