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嘔吐,怎么回事?
1、喂養不當
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4。喂奶次數過頻、喂奶量過多;乳頭孔過大或過小、乳頭下陷,致使吸入大量生產空氣;奶頭放入口腔過多,刺激了咽部;牛奶太熱或太涼,奶方變更和濃度不合適;喂奶病后劇烈哭鬧,奶后過多過早地翻動小兒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兒嘔吐。嘔吐可以時輕時重,并非每次奶后都吐。嘔吐物為奶水或奶塊,不含膽汁。
2、藥物作用
苦味藥物可以刺激胃粘膜引起新生兒嘔吐,如某些中藥制劑。有些藥物如紅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吐根糖漿、氯化鈣等本身就可以引起嘔吐,一般停用后自然緩解。孕婦或乳母應用洋地黃、依米丁等時,藥物可以通過胎盤血行或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引起新生兒嘔吐。
3、咽下綜合征
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6。正常情況下,胎齡四個月時消化道已經完全形成,胎兒吞咽羊水到胃腸道,對胎兒胃粘膜沒有明顯的刺激。在分娩過程中,如有過期產、難產、宮內窘迫或窒息,胎兒吞入過多的羊水、污染的羊水、產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可以刺激胃粘膜引起嘔吐。嘔吐可以表現為生后即吐,喂奶后嘔吐加重,為非噴射性嘔吐。嘔吐物為泡沫粘液樣,含血液者則為咖啡色液體。多于生后1~~2天內,將吞入的羊水及產道內容物吐盡后,嘔吐即消失。如無其它并發癥,小兒一般情況正常,不伴有發紺和嗆咳,輕者不需特殊處理,重者用1%碳酸氫鈉洗胃1~2次即可痊愈。
4、溢乳
大部分孩子在新生兒期都或多或少地了同現過溢乳,溢乳不屬于真正的嘔吐,不具有嘔吐時神經肌肉參與的一系列興奮反射過程。溢乳在出后不久即可出現,主要表現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返流入口腔或吐出,喂奶后改變體位也容易引起溢乳。溢出的成分主要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可以含有乳凝塊。溢乳不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一般認為,溢乳的原因是新生兒食管的彈力組織及肌肉組織發育不全所致,無需給予特殊處理。
5、感染
感染引起的嘔吐是新生兒內科最常遇到的情況,感染可以來自胃腸道內或胃腸道外,以胃腸道內感染多見。胃腸道內的幾乎所有感染都可以引起新生兒腸炎,嘔吐為新生兒腸炎的早期癥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少數含有膽汁。隨后出現腹瀉,容易合并水、電解質紊亂。經治療后嘔吐多先消失。引起新生兒胃腸道感染的病原菌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常見細菌為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屬、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等。病毒感染以輪狀病毒最多見,冠狀病毒、星狀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也都可以引起。真菌中最常見的是白色念新形勢下菌,常引起新生兒鵝口瘡和真菌性食管炎,直接引起新生兒嘔吐。真菌性腸炎可能引起新生兒腹瀉和嘔吐。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真菌感染在臨床上有增多的趨勢。
6、吞咽動作不協調
也不屬于真正的嘔吐。主要見早產兒,或見于有顱腦和顱神經病變的患兒,是咽部神經肌肉功能障礙,吞咽動作不協調所致,表現為經常有分泌物在咽部潴留,吞咽時部分乳汁進入食管,部分從鼻腔和口腔流出,部分流入呼吸道,引起新生兒肺炎。早產兒數周或數月后功能逐漸成熟,可以自行恢復,神經系統損傷引起者的預后,取決于神經系統本身的恢復。
7、胃內出血
新生兒出血癥、應激性消化道潰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引起的胃腸道出血時,血液刺激胃粘膜可以引起新生兒嘔吐。嘔吐時往往伴有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選擇適當的實驗室檢查,可以做出明確診斷。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