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之多囊暖巢綜合征相關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癥(PCOS)是育齡婦女無排卵的最常見病因,該病以雙側卵巢增大伴有閉經、月經稀發、量少、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毛、痤瘡和肥胖為臨床特征,嚴重干擾了有生育要求女性成為“準媽媽”的夢想,那患者應該怎么做呢?不要著急,等我們弄明白了以下幾個問題以后,您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1、月經失調
月經頻發:月經周期縮短小于21天,甚至10余日一行。
月經稀發:月經周期大于35天,甚至3-5個月不等。
月經量少:月經周期規律,經量明顯減少,或經行時間縮短至1-2天,經血量亦少,甚至點滴即止。
子宮不規則出血: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經量過多或正常。
閉經:包括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兩類,表現為無月經或月經停止。多囊卵巢患者的閉經一般為繼發性閉經,即正常月經建立后月經停止6個月,或按自身原有周期計算停止3個周期以上者。
2、月經規律就能排除是多囊卵巢綜合癥?
不能排除。雖然月經失調是PCOS的典型臨床表現,但臨床中亦存在少數月經規律的PCOS患者,這部分患者月經雖然規律,但通過系統的B超監測往往無排卵或偶發排卵,臨床中也是需要促排卵藥物治療才能使其懷孕。
3、體態豐滿,能稱之為肥胖嗎?
約50%的PCOS患者有肥胖。肥胖的程度根據BMI計算,即體重(Kg)/身高(M)2。肥胖分為男性肥胖和女性肥胖,女性肥胖指腰圍與臀圍比≤0.75(下身肥胖),男性肥胖指腰圍與臀圍比>0.8(上身肥胖)。
4、胳膊和小腿汗毛多,我就一定是多毛嗎?
不是的,因為一般前臂和小腿的汗毛濃密,考慮與遺傳關系大一些,與雄激素的水平關系不大。對于臨床高雄激素的判定則主要根據多毛情況,國際上公認的多毛判定標準為修訂mF-G評分,即上唇、下頦、胸、背上部、背下部、上腹部、下腹部、臂和腿9個部位的毛發生長情況評為0-4分,總分≥6分則為多毛。
5、卵巢呈多囊樣改變,就一定是多囊卵巢綜合癥嗎?
不是的,卵巢多囊樣改變指的是B超下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卵巢內可見12個以上2-9mm的卵泡,卵泡多呈“蜂窩狀”或“項鏈征”,是一種影像學的表現;多囊卵巢綜合癥是一種疾病,需要影像學+臨床癥狀方可診斷。
6、多囊患者為什么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呢?
甲狀腺的生理功能與全身多個系統、器官的功能密切相關。其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早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當甲狀腺功能正常時,卵巢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而當甲狀腺功能異常時,則卵巢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可以改變卵巢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影響了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導致全身代謝的改變,表現為月經紊亂、閉經或不孕等,故甲功的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單指PCOS病人,而是所有準備孕育的女性都要常規進行此項檢查。
7、肥胖的多囊患者可以通過口服減肥藥來降重嗎?
絕對不可以。因為一般減肥藥中都含有一些激素類的藥物,對于內分泌紊亂的PCOS病人來說百害而無一利。PCOS病人應該堅持每天至少半小時有氧運動,少食多餐,減少糖和脂肪的攝入量,多食用蔬菜和粗纖維食物。通過運動降重及合理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對于月經周期甚至排卵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8、多囊患者雄激素高?
多囊患者常伴高雄激素血癥,一般表現為睪酮水平升高或與高雄激素血癥有關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多毛、痤瘡、皮膚粗糙、聲音低沉、出現喉結、陰蒂增大和禿發等。如果男性化癥狀非常明顯,需進一步檢查待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高雄激素。
9、多囊卵巢綜合征遺傳嗎?
形成多囊的原因迄今認識仍不一致,可能與內分泌、代謝和遺傳等許多因素有關,其中部分多囊患者存在明顯的家族聚集性,主要以常染色體顯性方式遺傳。
10、為什么多囊患者需要服用避孕藥?
短效避孕藥為雌孕激素合劑,周期性服用,通過反饋作用降低LH的高頻高幅異常分泌,使卵巢來源的雄激素減少,同時可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防止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并調節月經周期,起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作用。
11、多囊患者需要進行輸卵管造影檢查嗎?
多囊患者建議調經期間、促排卵之前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明確輸卵管通暢情況。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