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癥可能引起精神殘疾 如何治療孤獨癥
兒童孤獨癥又稱自閉癥,通常好發于2-5歲的兒童。兒童在3-4歲之間是語言、交往、獲得生活技能的關鍵時期,如果在此期間患上孤獨癥,將會對患兒的一生產生不良后果。下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兒童孤獨癥有哪些不良后果
語言障礙:孤獨癥患兒常會出現語言障礙,患兒的語言與正常人的語言在邏輯、內容、形式上有很大差別。有人稱孤獨癥的內在世界精彩紛呈,但與正常人的內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孤獨癥兒童的思維活動是“關起門來唱大戲”,表面平靜,內部活動很激烈。這種語言的不相容性導致孤獨癥兒童行為在我們看來是古怪、不可理解的。找出孤獨癥兒童與正常兒童語言的“切入點”是解決語言障礙的一個途徑。
破壞性行為:孤獨癥兒童通常缺乏想象力和預測行為結果的能力,他們無法進行建設性游戲。但他們知道紙可以撕、硬的東西扔到地上可以發出聲音的道理,為了尋找這種撕紙或扔東西的快樂,伴隨這種破壞行為的結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該打碎或撕掉的東西。
社交中令人難堪的行為:孤獨癥患者存在社交障礙,在與人交往時會表現出異常。如有的患兒在陪媽媽逛超級市場時會毫無顧忌地從貨架上取出自己鐘愛的食物后而經直走出超市;在越過馬路時會不看左右往來車輛而快速路過;當媽媽與同事或鄰居談話時,會抱著別人“親吻”或無原因地攻擊他人;在公共場所當眾脫衣服或撒尿等行為都無可避免地出現在孤獨癥兒童中。
危險行為:由于孤獨癥患兒對事物不會產生恐懼感,因此他們通常無法預料自身行為產生的后果。他們會突然穿越馬路;打開煤氣開關只是為了聽到“叭、叭、叭”的響聲;擺弄自己感興趣的電源、開關;把身體探出窗口外面;在高處攀爬行走。
自傷行為:由于孤獨癥兒童對事務不理解,或者得不到他人關系時心情煩惱和困惑時,常會出現自傷行為,如咬手腕、咬手背、抓頭發、以頭撞墻等。一些患兒在閑得無聊時也會出現自傷行為。
社會退縮:嚴重孤獨癥患兒會出現嚴重的畏縮不前行為,患兒整日安安穩穩、畏縮不前,“熱衷”于把自己與外界世界隔離開來。
精神殘疾:孤獨癥患兒通常會引起精神殘疾,患兒表現為社會適應能力受損、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精神活動的自閉性、生活技能獲得不足均可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哪些方法能治療孤獨癥呢
行為矯正治療患兒很難通過用語言進行心理治療,但卻可以通過用游戲方式來進行行為矯正治療。如父母可以把玩具娃娃抱在懷里,親親拍拍,對娃娃說說話,由于患兒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先使他們對玩具娃娃發生興趣,然后再把感情從玩具上轉移到父母的身上來。讓患兒與同齡兒童一起游戲,通過"小伙伴"的作用,增進社會交往,重建合適行為。通過游戲,患兒某一行為得到改善,往往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行為也得到改善。在游戲治療中,家長要注意克服焦慮急躁的情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厭惡治療采用一些負性刺激(如輕微電擊),以減少患兒的不良反應。
藥物治療目前認為藥物治療雖無法影響患兒的病程,不能提高患兒的認知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為,但有效的藥物可使患兒更適應環境,易于管理。近年,美國學者湯姆森使用5-羥色胺攝取抑制劑左洛復(鹽酸舍曲林)治療該病,效果不錯。雖然目前尚無理想的藥物,但藥物可在某種程度上控制某種癥狀。如氟哌啶醇可改善刻板動作,利他林可改善語言障礙,奮乃靜可改善攻擊行為,腦復康、腦活素可改善腦功能等。總之,通過特殊教育、行為矯正治療、厭惡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孤獨癥患兒的癥狀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的。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