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避免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指的是新生兒期致病菌經各種途徑侵入新生兒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新生兒敗血癥是什么
新生兒敗血癥(septicemia of newborn)是指新生兒期致病菌經各種途徑侵入新生兒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兒時期該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均較高。隨著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研究的深入,敗血癥的定義也在不斷的擴大,包括內源性感染因子(如腸道菌叢)啟動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癥與感染。新生兒敗血癥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細菌存在并持續繁殖,通過血培養可獲得陽性細菌結果的一種病理過程,在具有細菌-免疫學診斷方面的證據,而并未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時也可做出診斷,仍是目前新生兒期很重要的疾病,其發生率約占活產嬰兒的1‰~10‰,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
病因
1、病原菌不同地區病原菌有所不同,歐美國家40年代以A組溶血性鏈球菌占優勢,50年代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60年代以大腸桿菌占優勢,70年代以后B組溶血性鏈球菌(GBS)成為最多見的細菌,大腸桿菌次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沙門菌也頗重要。近年來表皮葡萄球菌成為美國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我國仍以大腸桿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和L細菌(以Lister研究所定名)感染常有報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斷增加,GBS雖有報道但不多。
2、感染途徑 新生兒敗血癥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宮內主要是通過胎盤傳播感染;分娩過程中由產道細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見,細菌可侵入皮膚、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臍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兒產時有呼吸抑制而經過復蘇干預、羊膜破水時間過長(》24h),母親有產時感染或發熱。
3、自身因素 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對病變局限能力差,細菌進入體內易使感染擴散而致敗血癥。男嬰和低出身體重兒等相對容易獲得感染,隨出生體重的下降而發病率與病死率增高。
新生兒敗血癥的預防
做好圍生期保健 對孕婦定期作產前檢查,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對有感染與發熱的母親應用廣譜,通過胎盤屏障的抗生素,對有窒息的新生兒的復蘇盡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對高危兒加強監測 可能發生敗血癥的高危新生兒應嚴密監測,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
做好皮膚,黏膜護理 應特別注意保持口腔,皮膚,黏膜,臍部的清潔,避免感染或損傷,不要挑“馬牙”,割“口腔脂肪墊”,不要用粗糙不潔的布巾擦洗新生兒口腔,以免損傷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應及時處理,并應用適量抗生素預防感染。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