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寶寶咳嗽五妙招 治療小兒咳嗽的四誤區
許多家長喜歡利用自己的“常識”治療小兒咳嗽,殊不知這些“常識”也有可能是錯誤的。專家指出,家長在診斷、治療兒童咳嗽時,應警惕以下四大誤區。
中醫治療寶寶咳嗽的5個妙招
一、藥宜輕清
咳嗽與肺臟疾患有密切的關系。治療病位在上的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應選用質地較輕的植物類中藥,如桑葉、薄荷、菊花、杏仁、桔梗、貝母、牛子、枇杷葉等疏風宣肺,化痰止咳藥以及桑菊飲等成方皆屬于這一類。
在具體應用時,還要注意這類藥物的煎煮時間不要太長,服藥時最好少量頻服,這樣可使藥物更易被吸收,發揮作用快而持久。
二、慎用辛溫
小兒生機蓬勃,感邪后最易化熱,特別是冬季取暖室內溫度增高,大大縮短了由寒化熱的時間。所以,應慎用辛溫發汗的藥物,必須使用時也應適可而止。
咳嗽初期,如確屬感受風寒之邪,可以在疏風宣肺法的基礎上酌用少量的麻黃、蘇葉、荊芥、淡豆豉、生姜、蔥白。當舌苔變干或轉為薄黃,痰由稀變稠、由白變黃后,應立即改方換藥。
三、緩用寒涼
小兒臟腑嬌嫩,不耐寒熱,咳嗽初起,痰少、色白清稀時,苦寒清熱的藥物不宜應用太早,以免肺氣郁閉,邪不外達。只有當出現化熱癥狀如流濁涕,吐黃痰,大便干時,方可使用黃芩、黃連、大青葉、板藍根、知母、石膏、大黃等寒涼藥物。
四、忌用收澀
咳嗽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措施之一。小兒感受外邪后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如痰),可以通過咳嗽排出體外。所以,外感咳嗽初期應禁用收斂鎮咳的柯子、米殼、五味子等藥,少食酸味食品,以免斂邪留患延長病程。
五、飲食調護
小兒恣食不節是咳嗽痰多的誘因。患病后,應注意飲食起居的調護。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少食魚肉黏膩礙胃的食物,多飲溫開水;室內要保持空氣清新及合適的溫濕度。梨、荸薺具有清肺、潤燥、化痰的功效,可以適當食用。
治療小兒咳嗽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小兒咳嗽與鼻塞、流涕沒有直接關聯
小兒咳嗽時常有鼻塞流涕的癥狀,但家長往往只針對咳嗽的癥狀治療,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兒咳嗽的主要原因。
小兒鼻腔短小,鼻道狹窄、鼻粘膜柔軟,血管豐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氣管粘膜,引起小兒咳嗽。而含有減充血劑偽麻黃堿成分的復方制劑不僅能減輕鼻塞、流涕,還能幫助減輕咳嗽癥狀。
誤區二:小兒咳嗽要先用消炎藥
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癥,所以要用消炎藥,其實這會對小兒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小兒咳嗽不單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癥刺激引起的,過敏、煙塵、異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咳嗽,如果不能對癥,服用消炎藥不僅對咳嗽的治療無益,而且還會產生胃腸道和腎臟的毒副作用。
誤區三:小兒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藥
一些家長不懂得用藥之道,不了解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誤以為小兒也可服用成人藥物,只要將用藥量減半或減少就行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兒與成人不僅體重不一樣,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別,如小兒由于肝、腎等臟器發育不完善,酶系統發育不完全,對藥物代謝能力差,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應該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產品。
誤區四:認為小兒咳嗽很常見,咳咳就會好
咳嗽是兒童非常常見的癥狀,然而多數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尤其是兒童的呼吸系統發育很不成熟,有痰液的時候沒有辦法有效咳出痰液,而將痰液滯留在呼吸道,不僅加重炎癥和咳嗽,還容易使病菌擴散至肺內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發并發癥。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