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 怎樣正確選擇產檢醫院
準媽媽得知已經受孕成功,隨之就進入了孕期。如果你是第一次懷孕,一定會有很多疑問,比如,第一次產檢的項目有哪些?
第一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
1、量體重和血壓。
2、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3、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癥、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臺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范。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于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怎樣正確選擇產檢醫院
根據位置選擇醫院
懷孕后,孕婦要經常到醫院進行定期產檢,臨近分娩時,更需要在出現異常情況后迅速前往醫院,因此醫院不宜離家太遠。對上班族而言,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單位度過,所以距離工作單位近的醫院也是不錯的選擇。
考察醫院設施
首先應觀察醫療設施的清潔度與安全性,還要確定產后是否可以喂母乳、住院病房共有多少床位、是否有兒科門診等信息,以免等到分娩住院時才感覺醫療服務條件不滿意,就難做更改了。
確認醫院及醫生的可靠性
孕婦與婦產科醫生的融洽關系也很重要。10個月的孕期中要向醫生咨詢許多問題,如果對醫生的醫療水平缺乏信任,或是醫生忙得沒時間一一解答病人的疑問,會對孕婦形成壓力,所以要選擇可靠的醫院和醫生。
聽聽周圍的評論
如果正在考察一家醫院,可以參考一下患者的評論。選擇離家較近的醫院時,還可以從身邊的媽媽們那里征求意見,比如檢查時排隊等候的時間長不長、是否需要長距離地為各項檢查奔波、是否有單人的產房可供選擇等。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醫院兒科專家指導的權威育兒科普嗎?長按上圖,掃碼)
(責任編輯:莫克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