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這些病并不用輸液 揭秘輸液帶來的危害
國內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很普遍,稍有不當就容易導致小孩子身體出現問題,那么小孩子得哪些病不用輸液呢?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
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狹義的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童發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較多。
各種導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涼、淋雨、氣候突變、過度疲勞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迅速繁殖,從而誘發本病。小兒如果是單純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熱低于38℃,孩子精神狀態也不錯,家長也就不需擔心。
2、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現在正值輪狀病毒活躍。腹瀉和感冒一樣,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會導致腸道菌群的失調。
嬰幼兒腹瀉,又名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為三方面: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和水電解質紊亂。輕癥減少奶量,代以米湯、糖鹽水等。重癥應禁食8~24小時,并靜脈補液。
3、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小兒最常見且較嚴重的病是毛細支氣管炎,好發于冬季,病變主要發生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發癥,也可能由細菌感染所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毛細支氣管炎,雖然病中也帶著一個“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這種疾病的臨床癥狀像肺炎,但以“喘憋”為主,此病80%發生在1歲以內,多數是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現在醫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檢測,很快就明確是否是病毒感染。
4、手足口病: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
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口腔護理。口腔內皰疹及潰瘍嚴重者,用康復新液含漱或涂患處,也可將思密達調成糊狀于飯后用棉簽敷在潰瘍面上。
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補充維生素B、C等。
其實當寶寶無需輸液的時候千萬不要輸液,因為輸液會給寶寶帶來以下的危害:
1、降低寶寶抵抗力。
長時間的輸液,寶寶身體對藥物產生了依賴,以至于再發生感冒發燒時,寶寶即使只是普通的鼻流清涕,也會慢慢出現發燒病癥,主要就是因為寶寶的抵抗力越來越低了。
2、普通藥劑對寶寶失效。
當寶寶流鼻涕、打噴嚏時,一般吃些感冒藥就會好轉,但是對于長期輸水的寶寶,吃藥都不管用了,主要是藥片的藥效慢,不如輸液來的快,很多家長都想寶寶快些好,所以還是去輸水,如此會造成了惡性循環。
3、增加了過敏的危險。
輸液的藥物有些寶寶會過敏,比如頭孢等藥,雖然在當時察覺不出來,時間長了容易出現副作用。而且頻繁的扎針會影響寶寶血管的健康。
(責任編輯:黃嘉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