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兒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需做好三方面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人與人之間的情商沒有明顯的先天差別,情商的高低更多是與后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因此,幼兒情商教育,也是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內容,那么,什么是幼兒情商教育呢?
什么是幼兒情商教育?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由此可見,情商對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情商是可以通過全面系統的課程培養提高并且改變的。學齡前期形成的情感物質,對孩童以后的表現,無論是學業成績或人際關系,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注重學齡前孩子的情商教育,是相當必要的。
1、有助于孩子認識自身情緒:使孩子更能觀次與認識自己的情緒,更能了解各種感受的前因后果,能認知感覺與行為的差距。
2、有助于孩子妥善管理情緒:使孩子更能忍受挫折,更值得經解憤怒,較少與人發生口角,打架或破壞課堂秩序。較能適當表達憤怒而不必訴諸打斗,較少被休學或退學,較少表現出攻擊性或自暴自棄的行為。
3、有助于孩子自我激勵:對自我、學校及家庭較具正面觀感,較善于緩解壓力,較少感到孤獨自卑或焦慮,善于將情緒導向正途,更負責、更能專注眼前的工作,較能克制沖動。
4、使孩子認識他人情緒:較能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較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較懂得傾聽。
5、使孩子能夠進行人際關系管理:對人際關系的分析與了解能力增強,更懂得解決與協商紛爭,較懂得解決人際沖突。溝通時更清晰,有技巧、較外向,較有人緣。與同學關系改善,朋友較常邀約,較能體貼關心別人。較合群,更懂得合作、分享與互助。與人交往時更懂得互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學業成績與在校表現的改善。
情商培養似乎是個老話題,但并非每個父母都能做好,很多自以為對的做法,其實并不完全正確,還往往適得其反,專家就兒童的情商教育給出了三點建議,一起來看看:
1、寶寶3歲前,務必保證親子同住
親情和信任是父母首先要建立的親子關系。寶寶出生后,要堅持母乳喂養,多和寶寶進行皮膚接觸;寶寶哭的時候要馬上照料,使寶寶感受到強烈的安全感。很多父母以為不能孩子一哭就給予安慰,否則會慣壞孩子。殊不知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只能用哭來表達需要。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那么將來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出現急躁攻擊或者冷淡孤僻兩種極端。
專家說:“小孩三歲以前最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倪倪的父母在她出生后不久就去了美國,把她丟給了爺爺奶奶。年老的爺爺奶奶沒有太多精力照顧她,所以倪倪小時候過得很孤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回來了,但倪倪已經變成一個有自閉癥的小女孩。
2、情緒抑制鍛煉必不可少
八個月時,寶寶的情緒抑制中樞開始發育,這個階段父母要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抑制鍛煉。一些壞習慣如果這個時候不糾正,將來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佳佳在幼兒園時老喜歡打小朋友的臉,老師怎么說她都不聽。原來佳佳以前打過奶奶一巴掌,奶奶不但沒有批評她反而笑了,于是佳佳就把打別人嘴巴當成打招呼的方式。
一些父母覺得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很困難,專家給出了幾個好建議:
彤彤老喜歡把東西塞到嘴里,怎么辦呢?爸爸媽媽可以在彤彤喜歡的東西上涂一層大蒜汁,告訴她那是臭的、辣的,不要放到嘴里。彤彤真的嘗到苦頭后,就再也不會把東西放到嘴里了;
洋洋特別依戀媽媽,媽媽一離開就哭鬧不止,這時媽媽可以和洋洋玩byebye游戲。和洋洋說bye后,暫時離開一會兒,再回來。要讓洋洋覺得媽媽不是一直離開,她還會回來。這樣,洋洋上幼兒園就不會一直哭鬧不止了。
3、有意識培養承受力
現在許多獨生子女承受能力差,經不起一點挫折。專家指出,承受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在和小朋友做游戲的時候,要告訴他們游戲就有輸贏,不要老是讓著、遷就孩子。平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稱贊其他小朋友,讓孩子知道優秀的人不止他一個,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
承受力的培養可以從平常的游戲開始訓練。專家提供了三種游戲方案:聯合游戲、合作游戲和角色游戲。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帶領小朋友開展這些游戲,并從中教會小朋友如何與人相處,接納他人,學會承擔失敗,克服困難。
情商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和成功因素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甚至延伸到早教領域,“望子成龍”的中國家長迫切需求兒童情商培養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很容易落入商家的廣告圈套,為了給孩子選擇正確、合適的情商教育,專家提醒家長警惕以下誤區:
誤區1、智商為王 拒絕其他教育
過去,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只需要學習好什么都不用管了,仿佛讀好書就等于以后有一個好的未來,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父母也就只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對于智商發展以外的一切東西都列為“以后孩子慢慢就懂”的范疇。這樣做可以說是不小心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了。
如果說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的能力等。那么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系的能力。
智商與情商密切結合,共同構成兒童快樂成長和未來成功的基石。寶寶只有具備了語言、思維和基本的關系認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同齡伙伴交往中培養人際關系能力,學會認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離開智商談情商或者離開情商談智商都是謬誤,尤其在早期教育階段更應該以綜合培養為主,切莫從智商教育的極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極端。
誤區2、單純枯燥的行為模仿
很多家長在進行情商教育用得最多的方式可能就是“說教”吧,告訴寶寶這不能做,那不能碰,你應該怎么怎么做,不應該怎么怎么。其實,在這樣單純地讓孩子模仿順從,而他根本不能在心中形成認同,那么完全不算是一種成功的情商教育。
由于0-6歲的兒童在語言、思維、社會認知等方面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階段,很難構建心理和行為的一致性關系。單純的情商培養體系容易讓兒童陷入行為模仿和習慣性反應,而沒有從心理上認同。父母們應遠離單純的行為模仿,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中體驗并提高。
比如一個2歲的寶寶在情商課堂上學習“分享”,他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把蛋糕分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她不明白為什么也無法用語言與其他小朋友溝通,那么“分享”對他而言就是一種具體的行為,不是從內心體驗到喜悅感和認同感。情商教育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自主性,與語言、思維等課程相結合,切莫陷入灌輸式傳授。
在對寶寶進行情商教育的時候,不妨試一下在和寶寶的互動游戲中慢慢培養,同樣是“分享”,家長們不妨試一下這樣說:“寶寶有這么多的蛋糕,而媽媽一個蛋糕都沒有,寶寶你可以怎么做呢?”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