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自然分娩有五方法 五種情況不宜自然分娩
如何促進自然分娩,對于這個問題,相關人士給出了以下幾種方法提示,朋友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可以說,自然分娩是大多數的孕婦會選擇的一種分娩方法,而如何促進自然分娩,則需要大家采取一定的措施。
促進自然分娩,可選擇下列方法:
選擇合適年齡分娩: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5~29歲,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女性順產可能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妊娠與分娩的危險系數升高。孕期合理營養理想的懷孕體重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中期懷孕3~6個月和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孕期體操:孕期體操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體重,還有利于順利分娩,這是因為體操鍛煉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關節、韌帶松弛柔軟,有助于分娩時肌肉放松,減少了產道的阻力,使胎兒能較快地通過產道。孕期體操可緩解準媽媽的疲勞和壓力,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
定時做產前檢查:取胎兒時沿著子宮切口抓住胎兒后肢跗部或前肢腕部按最適合的方向和角度慢慢的拉出胎兒。孕婦定期做產前檢查的規定,是按照胎兒發育和母體生理變化特點制定的,其目的是為了查看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情況,以便于早期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度過妊娠期和分娩。
矯正胎位: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余地,會自行糾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就需要矯正了。
做好分娩前的準備:預產期前2周,孕婦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臨產前,孕婦要保持心情的穩定,一旦宮縮開始,應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會安全、順利地分娩。
自然分娩是一種常用的分娩手段,在自然分娩時孕婦需要做好以下事項:
心理、身體都準備好后,還要學會順產的一些方法,例如分娩的呼吸方法。順產時恰當的呼吸方式對于分娩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一般來說,臨產后,臨產后子宮收縮是逐步規律并且有力的,產婦可以根據宮縮來調整呼吸,采用深吸氣,然后長呼氣的呼吸方式,使腹部放松,這樣可以緩解疼痛。
學會了呼吸方法還不夠,還要了解正確的分娩用力方法。我們都知道,當分娩進入第二產程,胎兒的頭已到達骨盆出口,這時候寶寶要借助媽媽的產力娩出。因此,學會正確的用力方式會讓分娩更加順利。那么,要如何正確用力呢?根據我們之前說的深吸氣,然后長呼氣的呼吸方式,即在宮縮時深吸氣,屏住氣片刻,然后長時間用力向下屏氣,迫使胎兒頭下降。當然了,不要在整個過程盲目的用力,應該在宮縮的間隙也要放松休息片刻,這會兒采用均勻呼吸,保存體力等待下一次的宮縮再用力。
接下來就是胎兒頭娩出的那一瞬間了。這時候要與醫生緊密配合,在醫生的指導下呼吸,用力……直到胎頭慢慢娩出。這主要是為避免胎兒頭娩出過快、過猛。
雖然自然分娩是分娩的一種常用方式,但是,在以下情況發生后,孕婦就不適宜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進行了:
胎兒窘迫:
這是由于胎兒缺乏氧氣而陷于危險狀態,也有可能胎死腹中,倘若心跳少于120/min情況就更危急。
胎兒過大:
胎兒體積過大無法經由骨盆腔生產。例如:糖尿病母親就會有胎兒過大的障礙。
骨盆過小:
有些身材過于矮小的母親因骨盆過小沒有足夠空間讓胎兒經由骨盆腔生產。
不正確的胎位:
正確的生產應是胎兒頭頂先露出來。而不正確的胎位如臂先露產式(BreechPresentation)、面先露產式(FacePresentation)、枕橫位(transversePosition)等。
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患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綜合癥的母親,胎兒將無法從胎盤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也不能承受生產過程所帶來的壓力。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