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要當心三大危害 需做哪些檢查
便秘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嚴重的疾病了,特別多的寶寶會觸及到此病,嚴重的傷害了患兒的身體健康,這種疾病具有極其嚴重的危害性,也因此給寶寶帶來了極多的痛苦,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便秘疾病的危害性。
小兒便秘要當下以下三大危害:
1、影響食欲,如果無法保證按時排便,食物殘渣就會存留在體內,胃腸蠕動減慢,寶寶覺得腹內脹氣,這樣一來自然就什么東西也吃不下了。倘若此時媽媽因為心疼寶寶而一味地給他吃沒有營養卻含糖量較高的零食,就會造成體內血糖維持在較高水平,進一步加重寶寶食欲減退的現象。毒素吸收,食物通過牙齒研磨,與口腔內的消化酶充分混勻,到胃內進行深度細加工,再在小腸內被充分吸收,最后到達結腸時已經變得沒有什么營養了,而且經過消化吸收的蛋白質會產生一定量的廢物、毒素,因此食物殘渣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越長,被結腸吸收的毒素也就會越多。
2、造成肛裂,結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將食物殘渣內的水分回收,所以食物一旦在此處長時間停留,就會因為失去水分而逐漸變硬,當變硬的糞塊強行被排出時會將肛門撐破,形成肛裂,而疼痛感會讓寶寶對排便充滿恐懼,下意識地拒絕排便,反過來加重便秘,很多成人就是這樣久而久之造成痔瘡的。口內異味,中醫認為便秘的原因分為胃腸燥熱、氣機郁滯、氣血兩虧、陰寒凝滯等四種情況,其中有一種情況的便秘除了表現為大便干燥硬結之外,常伴有身熱面紅、小便短赤、舌苔黃燥、口臭唇瘡,這就是熱結之癥,系由于胃腸積熱、耗傷津液,內熱熏蒸、上攻導致口內異味。
3、營養不良,便秘因為 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欲,同時還會妨礙營養物質被消化道吸收,以致造成營養不良的狀態;而且大腸本身擁有的正常菌群是人體內生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的保 障,如果長期便秘,腸道內的益生菌過少,則可能會出現缺乏維生素A和B的一系列不適。罹患貧血,當寶寶因為便秘而造成肛裂,每次排便都會出現少量出血的情況,時間長了會影響到寶寶的血色素,加上因便秘導致的食欲減退,更加重了貧血的現象,如果寶寶面色蒼白,生長緩慢,或容易反復出現上呼吸道感染,一定別忘記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最好化驗一下血常規。
在小兒有便秘的癥狀后,家長要及時帶其就醫進行檢查,小兒便秘的檢查項目有:
1、胃腸X線鋇劑造影
可根據鋇劑在胃腸道內運行的情況,了解結腸的運動功能狀態,區分張力減退性便秘和痙攣性便秘,并可及時發現器質性病變,如先天性巨結腸,腫瘤,結核等。
2、直腸鏡
乙狀結腸鏡及纖維結腸鏡檢查 這幾種檢查可直接了解腸黏膜狀態,由于便秘,糞便的滯留和刺激,結腸黏膜特別是直腸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癥性改變,表現為充血,水腫,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痙攣性便秘可見到腸管的攣縮性收縮,腸腔變窄。
3、肛管直腸測壓術
肛管直腸測壓術是兒科常用的一種了解直腸肛門功能障礙的技術,遇有嚴重便秘的患兒可用測壓術確定直腸擴張時的阻力,肛管的靜息緊張度,肛門隨意肌收縮的強度以及病兒對直腸擴張的自我感覺,并可對肛門括約肌反射做出評價,注意必須由有經驗的人員來操作,以免對結果判斷錯誤,根據Karen對慢性便秘患兒的肛門直腸和遠端結腸動力學研究,幾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異常。
4、肌電圖
對盆底肌和肛外括約肌進行肌電圖觀察是評價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時盆底橫紋肌的張力維持緊張狀態,應用體表皮膚電極探測,全部正常小兒排便時肛外括約肌張力下降,而便秘患兒僅42%有恥骨直腸肌或肛外括約肌出現肌電活動下降。
在確診小兒患有便秘后,就可采取下列措施予以治療:
一、食物療法:對嬰兒便秘首先要尋找原因,若系母乳喂養,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對于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癥狀隨即緩解。牛奶喂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堅硬。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并適當增加果汁。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后,可刺激腸蠕動,有助于通便。
對于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嬰兒便秘經以上飲食調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給寶寶飲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將蜂蜜放入牛奶中喂養,效果較好。也可吃點大蕉,短期內即能發揮潤腸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嬰兒便秘時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顯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須熬開冷卻后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藥物處理: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采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后,家長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里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三、訓練排便習慣: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后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后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文艷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