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拉肚子是為何 試試按摩肚子
一般來說,寶寶們的大便都是成條狀的,但有的家長發現自己的新生寶寶大便比較稀有點拉肚子的感覺,其實,一般新生兒的腸胃都比較差,拉稀都屬于正常的情況,但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那么,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
1、生理性稀便
由于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 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喂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喂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淀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癥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癥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新生兒,由于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癥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新生兒拉肚子讓家長很著急,不能吃藥不能打針,那就試試偏方吧,緩解新生兒拉肚子的辦法:
1、胡椒粉餅敷臍,取剛蒸熟的大米飯約半兩左右,在手中拍成一厘米左右的圓餅,將胡椒面撒在飯餅的中央,等到飯餅稍涼(以不燙成年人的手背為宜),將撒有胡椒粉的一面貼到肚臍上,以布條或繃帶縛住,4—8小時后去掉。一般一次腹瀉即止,最多用三次即愈。
2、紅花油覆臍,將紅花油倒于手心,兩手搓熱,然后用手心敷肚臍,一次兩分鐘。
3、炒鹽敷肚臍,將鹽炒熱用布包起來敷肚臍,適合晚上睡著時敷在肚子上,不然孩子可能不太愿意。這個方法屬于中醫外治中“熨法”的一種。將鹽炒熱,放 溫,敷于腹部,會使局部組織升溫,調節植物神經,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從而使肌肉慢慢松弛,緩解反射性肌肉痙攣,減輕疼痛,起到消除腹瀉的功效。
4、肚臍貼,比較方便。但是使用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區分小孩肚子不適的情況,有的肚臍貼適合肚子不舒服的,有的適合腸胃不舒服的。而且有的小孩使用后作用不是很明顯,建議輔助其他藥物使用。
護理新生兒拉肚子的方法:
注意寶寶飲食的單一與穩定性。有條件自然推薦母乳喂養,如果寶寶喝配方奶,應讓寶寶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隨意更換,以免寶寶不適應。如必須為寶寶選擇另一種品牌的奶粉,則要注意換奶粉過程中寶寶是否有不適的腸胃反應,若有不適情形,應立即停止更換。
寶寶小肚子對溫度的變化極其敏感,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引起腹瀉。具體來說,一個出生24小時的足月新生寶寶,最適合的環境溫度為31℃~34℃;而體重小 的未成熟寶寶,要求溫度相對較高,為33℃~35℃。出生4~7天后的足月寶寶需要的中性溫度為31℃~32℃,而未成熟寶寶需要的中性溫度則為 32℃~34℃。新生寶寶所在房間的溫度最低限度也要維持25℃以上。
無論新生寶寶患上何類腹瀉,都必須隨時注意臀部護理。每次便便后要記得沖洗臀部,洗后在肛門周圍和臀部涂上護臀霜、植物油或鞣酸軟膏以防尿布疹的發生。使用布尿布的寶寶,尿布洗凈后也應煮沸消毒。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