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知小兒鵝口瘡表現癥狀 如何正確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癥,多發于新生兒和嬰幼兒。那么,到底小兒鵝口瘡會有什么表現癥狀?
小兒鵝口瘡表現癥狀: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
此病初起時,口腔粘膜充血和發紅,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樣、針尖大小的柔軟小斑點,不久即可相互融合為白色斑片,像奶凝塊一樣,可鋪滿整個口腔粘膜;好發于頰、舌、軟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并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癥。
小兒鵝口瘡非常的疼,非常影響孩子的進食,所以一定要正確的治療:
1、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可沖去留在口腔內的奶汁,這樣霉菌就不會生長了,此外,每次喂奶前,先將奶頭揩凈,雙手也要洗干凈。如果是人工喂養者,奶具要嚴格煮 沸消毒。
2、一旦得了鵝口瘡,可以用2%重碳酸鈉溶液擦洗口腔,每日3~5次,然后涂1%紫藥水,或用棉花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涂在口腔患處,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
3、同時,補充維生素B25mg,維生素C50mg溶于溫開水中,喂服,每日3次,病好為止。
4、父母平時不要用毛巾、手帕擦拭病變處,如損傷黏膜引起出血,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癥。
5、涂藥后不要馬上吃奶,或進食后,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注意多給寶寶飲水,這樣有利于將病菌排出體外。
6、如果出現了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吞咽困難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提醒:
必須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喂乳前母親要先洗手,用溫水將乳頭沖洗干凈,喂乳后再給患兒喂服少量溫開水。建議媽媽們每天需勤換內衣,避免交叉感染。人工喂養的患兒,食具、奶瓶、橡皮奶頭和藥杯均應煮沸消毒后使用,能避免交叉感染,并給予充足的水分補充。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