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會影響智力發育嗎 飲食需記住4原則
小兒肥胖癥是由于長期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而造成的疾病。體重超過同年齡、同身高小兒正常標準的20%,即可稱為肥胖。那么對于肥胖的兒童來講,他們的智力真的收到影響了嗎?
肥胖兒童大多數為單純性肥胖,除進食較多外無其他不適,患兒食欲極好,常有多食,喜食肥肉、油炸食物或甜食的習慣。明顯肥胖兒童可有疲乏感,用力時氣短或腿痛。嚴重肥胖者,可出現呼吸淺快,肺部換氣量減少,引起低氧血癥,紅細胞增多,紫紺,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肥胖兒童常有心理障礙,既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也是肥胖持續存在的附加因素。
近年來有人對部分小學肥胖兒童進行智力檢測,認為肥胖可使兒童智力得不到充分發育,學習方面運算和思維的敏捷性處于劣勢。因而動手能力、辨別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不如普通兒童。
由于小兒肥胖癥對小兒危害較大,故我們家長要注意預防,不要錯誤地認為小兒吃的越多越好,長得越胖越壯。當小兒體重高于同年齡、同身高正常小兒標準的20%為肥胖;超過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75%為重度肥胖。
小兒肥胖很大的因素是家長造成的,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記住4原則:
原則一:放慢進食速度
由于孩子吃飯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為了讓孩子安心吃飯,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讓孩子放慢吃飯的速度,能提高孩子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可以避免孩子暴飲暴食而引起肥胖。所以在吃飯的過程中,要培養孩子細嚼慢咽的習慣。
原則二:吃飯要定時定量
每天就餐的時間要相對的固定,不要因為忙于工作或其他,而忽略了孩子的飲食問題。就餐時間的不穩定,也容易導致孩子發胖。而且吃飯也要定量,早餐一定要讓孩子吃好,午飯可以吃多一點,晚餐則要少吃。每天要保證孩子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保持飲食的均衡。如果孩子在睡前容易餓,可以讓孩子喝一杯牛奶。牛奶不僅不會加重胃的負擔,而且還能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
原則三:減少脂肪類食物攝入量
寶寶減肥,并不提倡減少寶寶的主食,而是要減少寶寶對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寶寶腦部發育并不可少的物質。減少寶寶脂肪的攝入量,要控制寶寶對肉類的食用。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經常食用高熱量的零食,例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餞等等。可以將零食更換為純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纖維類食品。
原則四:盡量不要外出吃飯
現在年輕的父母很多都不喜歡自己做飯,習慣帶孩子外出吃飯。外邊飯菜的口味比較新鮮,孩子也喜歡。但是在外吃的食物不僅衛生不能得到保障,而且脂肪的含量也比較高。在制作的過程中,其中的營養含量也大大的流失,容易導致孩子對營養攝入的不平衡: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過少,而脂肪和熱量攝入過多。所以建議家長們盡量在家里做飯吃。不僅能夠根據孩子成長的需要來制定飲食計劃,而且還能讓孩子在家中享受愉悅的就餐氣氛,培養一家人的感情。
小兒肥胖的危害:
(1)過度肥胖的小兒不但生活異常,并可發生心肺功能不全,到了成年期又易出現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并發癥。因此肥胖癥的預防應從小加以注意。
(2)單純性肥胖兒易并發平足和內翻,以后如持續發展,到成年期可并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及脂肪肝等。
(3)長期肥胖的小兒還會發生高脂血癥,進而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種兒童成人病。嚴重肥胖者可出現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偶見極度肥胖兒的體重高達標準體重的4~5倍,由于脂肪過多,限制胸廓和膈肌的動作,引致呼吸淺快,肺泡換氣量減低,形成低氧血癥,并發紅細胞增多癥,出現紫紺、心臟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稱為疋氏(Pickweckian)綜合征,可引致死亡。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